从的兵丁和将校多达百人,包括东道主马一棍和惹祸根芽王总兵在内,皆骇然辟易。再寻事主吴应麒,早已先众人之溜而溜。
次日酒醒,王辅臣就同吴应麒进行了和解。
但此事却辗转传进平西王吴三桂耳中,话经多人之口,往往就会走样,吴三桂听到的版本是:王辅臣使酒骂座,扬言吴三桂算个什么东西,早晚有一天要啃平西王的脑子,嚼平西王的心肝,挖出平西王的眼睛!由是吴三桂对辅臣有所疑忌,冷淡了下来。
一次,借一个军需官之口传话:“你王辅臣跟吴应麒少年兄弟间喝酒吵闹是寻常之事,便厮打起来也无妨,谁又不是妇女有了私情怀孕,怕被打掉了胎不成?只是何必牵扯上老夫?别人岂非要背后掩口笑话我说‘吴三桂这个老头,平时对王辅臣爱如掌上珍宝,王辅臣却恨得要吃他脑髓呢’!这岂不是使人寒心?”
王辅臣闻之闷闷不乐。明里埋怨平西王毕竟偏向自家侄子,私下里明白,吴三桂对人外示宽厚豪迈,内心阴毒忌刻。
......
【叮咚,扫描完毕!
祖大寿(身份:祖大弼之兄)
武力值:106点
统帅值:103点
智力值:98点
政治值:79点
继续阅读
技能一从军:祖大寿在从军后,武力值提升5点,统帅值提升5点,祖大寿在军中统兵时,统帅值提升5点,智力值提升5点。
技能二戎马:祖大寿在统兵时,统帅值提升5点,智力值提升5点,祖大寿在统兵出征时,武力值提升5点,统帅值提升5点。
技能三抵御:祖大寿在抵御外敌入侵时,武力值提升5点,统帅值提升5点,祖大寿在和异族作战时,武力值提升5点,统帅值提升5点。】
祖大寿(1579年—1656年),本名天寿,字复宇,辽东宁远(今辽宁兴城)人,明末清初名将,副总兵祖承训之子,吴三桂之舅。
祖大寿子承父业,从军多年,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累迁广宁巡抚王化贞中军游击。次年,广宁卫被后金攻破,祖大寿逃至觉华岛。
其后,督师孙承宗令其修筑宁远,在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两次佐守宁远的战事中立功。
崇祯元年(1628年),袁崇焕督师辽东,擢其为前锋总兵,挂征辽前锋将军印,驻锦州。
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汗皇太极入塞攻明,直逼北京,祖大寿随袁崇焕入卫。袁崇焕下狱后,他在惊惧之下一度出关,孙承宗派人将其召回。
次年取得遵永大捷,收复滦州、遵化、永平、迁安四城。
崇祯四年(1631年),督兵修筑大凌河城,皇太极率兵围困,祖大寿在援兵溃败、城内粮竭的情况下不得已投降后金,旋即回归明朝。
松锦大战中,他坚守锦州两年之久,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再次力屈降清。清廷仍任命他为总兵,隶汉军正黄旗,但未予兵权。
清顺治元年(1644年),祖大寿从多尔衮入关,顺治十三年(1656年)去世,赠镇国将军。
祖大寿一生戎马倥偬,波澜壮阔,其所指挥的关宁军坚守关宁锦防线,抵抗后金(清)多年,他两次投降(尤其是大凌河之降)都为后金(清)输送大批将领,在明清易代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王晨暗道:"汉军正黄旗的总兵祖大寿,更是吴三桂的大舅,他的一言一行深刻地影响着外甥,上梁不正下梁歪是板上钉钉的。"
"抗倭名将祖承训要是泉下有知自己的儿子们如此叛逆,估计得气得把无常殿给砸了。"
......
祖大寿的军事生涯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