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不可,四不须aquot。杜预拒绝出兵,激怒了石鉴。石鉴找个罪名,将杜预逮捕送交给廷尉治罪。多亏杜预与皇室有婚姻关系,在aquot八议aquot的赦免范围,才保住性命,但仍丢掉了爵位。不久,石鉴在一次战斗中,被秃发树机能打得惨败,事实证明杜预的意见是正确的 。
泰始七年271年十一月,居住在山西地区的匈奴人在酋帅刘猛的带领下武装暴动。由于杜预明于筹略,善于规划,朝廷重新使用他参谋军国大谋。很快,他被任命为度支尚书,掌管政府的经济财政事宜。
此后一直到咸宁四年278年,杜预共担任了七年的度支尚书。
其间,因为石鉴的报复,他一度被免职,但为时很短。
在任上,杜预共向晋武帝提出过五十多项治国治军的建议,其中包括常平仓的兴建、谷价的调整、盐运的管理、课调的制定和边防的建置等等。
此外,他还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进行科学发明。杜预制造成功人排新器,并复制出久已失传的欹器。为了解决洛阳的交通问题,他力排众议,主持修建了富平津大桥。
在建桥过程中,从设计到施工杜预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杜预发现当时通行的历法不合晷度,经过计算,纠正了其中的差舛,修订出《二元乾度历》。此历经过验证,终于取代时历,通行于世 。
咸宁四年278年秋,兖豫诸州郡连降暴雨,西晋统治区域内大面积涝灾,晋武帝下诏求计。
杜预曾前后两次上书陈述救灾计划。这两篇收在《晋书·食货志》中的奏章是后人研究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文献材料。由于杜预对当时灾情作过调查研究,所以他对灾情原因的分析和所提出的救灾办法,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他指出,粗放滥垦、火耕水耨和水利设施陂堨年久失修是造成灾难性后果的根本原因。aquot陂堨岁决,良田变生蒲苇,人居沮泽之际。水陆失宜,放牧绝种,树木立枯,皆陂之害也。
陂多则土薄水浅,潦不下润。故每有水雨,辄复横流,延及陆田。t杜预认为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坏陂宣泻。aquot以常理言之,无为多积无用之水,况于今者水涝瓮溢,大为灾害。臣以为与其失当,宁泻之不蓄。aquot那些建造比较合理的aquot汉氏旧陂旧堨及山谷私家小陂,皆当修缮以积水aquot。对aquot魏氏以来所造立及诸因雨决溢蒲苇、马肠陂之类,皆决沥之aquot。t宜大坏兖豫东界诸陂,随其所归而宣导之。aquot至于灾民,除靠政府救济官谷外,还可以让他们借助水产作眼下日给。坏陂的计划如果能实现,aquot
水去之后,填淤之田,亩收数钟。至春大种五谷,五谷必丰,此又明年益也aquot。杜预还建议把典牧不供耕驾的种牛租借给灾民。
在上书中,杜预对西晋政府的办事效率表示忧虑。他谴责某些部门、个别官吏只从自身利害出发,彼此纷争,互相扯皮,使一些地区的救灾工作不能继续下去 。
当时,全国尚未统一,孙吴政权仍控制着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
不过,孙吴的国力远比西晋要弱,再加上政局动荡,很难同西晋抗衡。司马炎登位以后一直想发动灭吴战争,但西晋朝廷内部的意见并不一致。除羊祜、张华等少数大臣支持司马炎的想法外,大多数人态度暧昧。朝廷中的一些实力派人物,如贾充、荀勖等则持有不同见解,以致错过了一些灭掉孙吴的极好的战机。
咸宁四年278年春季,荆州前线的晋军主帅羊祜突然病重,一直优柔寡断的司马炎有些后悔,想让羊祜带病出征,但羊祜很快去世了。临终前,羊祜向司马炎举荐杜预接替自己,认为他完全可以担此重任。
羊祜举荐杜预,一方面是因为在朝廷内部的争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