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时间前后相隔,地理位置又极为接近的两个城市合并而来的,这两个城市一个叫做归化城,另一个就是绥远城。虽然这两处城池早在清朝末年就已经合并成‘归绥市’,但久远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他地处的土默川平原自战国以来就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当地人现在通称的‘旧城’指的就是之前归化城,而‘新城’就是指‘绥远城’,包括我们现在所处位置及以东的区域。而将军衙署就是当时绥远城,乃至整个土默川平原重要的军事指挥中心,可以说,归化城是个政治、宗教中心,而绥远城则是军事中心了。”
“将军衙署是内蒙古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新城区新城西街路北,是清朝绥远将军驻绥远城的衙署和府邸,始建于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建成,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清代将军衙署。270年过去了,将军衙署依然矗立在现代繁华的街头,庄严而肃穆,幽雅而宁静。”
“其实将军衙署这个名称是不准确的,它叫‘将军府’应该更为贴切些。衙署只是突出了它办公的功用,却对其生活和居住功能没有很好的体现。那么在将军衙署在呼市历史的地位如何体现的呢?”
“据专业记载,清初八旗驻防点,一般来说,是设在沿海、沿江、沿河、沿长城的几条线上,因此北方的驻防城最初设在山西右玉,右玉后改称右卫,设在右卫的驻防将军称作右卫将军。初任是伯费扬古。右卫将军后又改称绥远将军,那时还没有绥远城。等到乾隆四年(1739年)清廷修筑新城竣工后,右卫的绥远将军遵照清廷旨意移驻这座新城,自然就有了将军衙署,这座新城也就因“绥远将军”之号而被乾隆皇帝赐名为‘绥远城’。
“那清廷为什么会修筑绥远城呢?”
“原来,清初中国北方的强部是准噶尔,清廷为了防御准噶尔,保卫内、外蒙古牧地的安全,曾在蒙古西部修筑了屯兵的乌里雅苏台(今外蒙古一带)、扎克拜达里克等城镇。到了雍正末年,清廷与准噶尔部议和,划阿尔泰山为蒙古和准噶尔的牧界。议和自然要撤兵,因所撤的兵无处屯驻,北方边防也不能完全松懈,于是在内、外蒙古各修筑了一座和平时期屯兵的城,外蒙的城在额尔昆河畔,称额尔昆城,内蒙古的就是我们今天的市新城——绥远城。后因额尔昆城附近不适宜耕种,运粮困难,城遂废,最后剩下的只有绥远城了。它的任务就是将军衙署照壁上石刻的那4个字——‘屏藩朔漠’。当然,史学界还有学者认为,清廷为了削弱归化城(今旧城)强悍的蒙古土默特部的势力,从而修建了绥远城,并逐步完成和加强了清廷对蒙古土默特部的直接控制。”
“我查过一些史料,其中记载着,建绥远城总共花费白银1247997882两,分两次才从北京押解来;用木料30万余根主要伐于大青山和乌盟木纳山,就地取土制砖采石,历时两年多,到乾隆四年6月才建成。民间就有“建了绥远城,大青山的树被伐光”的说法,今天西郊的‘台阁木乡’就是当时的‘木材转运站’,为了方便就地取土制砖,在周围修建了很多‘陶思浩’(蒙古语),即今天所辖之大瓦窑、小瓦窑、东瓦窑等。史料中还提到,当时绥远城垣加上城外,护城墩筑城四角外沿周长1960丈,总面积为285万平方米,是一座正方形的城,城墙东面宽1570米,南北长1580米,城墙上有炮位44座,城墙高2丈9尺5寸、城墙顶宽2丈5尺、底宽3丈5尺,墙基为花岗岩石条,城墙内墙上顶部可8匹马并行,城外还有一条护城河,河上有4座桥。”
“绥远城有4座城门,东门——迎旭门、南门——承熏门、西门——阜安门、北门——镇宁门,都是由乾隆皇帝亲自命名的,城门上还有箭楼,箭楼的旁边有瓮城,瓮城靠城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