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说完之后,一直不动声色的沈石向前一步,高声道:“启禀我主,微臣认为陈大人之策不妥。
按照国律,抢劫杀人者斩立决,如果按照陈大人说的这个顺序,那么我们就应该先杀了这个人,再对他进行嘉奖。
如此一来,奖与不奖又有什么分别?”
礼部尚书一看沈石拆自己的台,也示弱,道:“沈大人此言差矣,这犯人抢劫就是为了赡养年迈的父母,我们完全可以把奖赏给他父母。
这样既给了他奖赏,又全了顺序忠了国法,更了了犯人的心愿,这岂不是一石四鸟的上上策?”
沈石没看礼部尚书一眼,而是对着老国主说道:“臣启我主,陈大人所言乃是万万的不可啊,如果把奖励直接给了犯人父母,那不就变成奖励他父母的了吗。
如此一件奖励他们什么?难道是奖励他们生了个会杀人的好儿子吗?
陈大人口口声声的说顺序,却完全没想到把奖励给犯人的父母却是最没顺序的。”
老国主自然知道沈石的用意,他肯定早就想好办法了,如今只是借着陈大人的口完善出来。
相信如果没人道出这个顺序之说,沈石就会自己说出来。
如今陈经言说了出来,而沈石又处处挑他的毛病,无非就是让自己看的更明白些,再把最好的办法说出来,好让自己这个国主在文武群臣面前显摆显摆。
沈石这个马屁老国主很受用,于是亲自拍板,先奖励,重重的奖励,给犯人半年的时间享受人生,半年之后,凌迟处死。
这种判决,其实就是按照先后顺序判的,只是这是国主的判决,哪个不想活了敢说国主抄袭陈经言的?
而且国主的判决的确比陈经言的更好。
以大利益比较大恐怖。
给犯人奖励,是让百姓知道,孝顺之人是会得到嘉奖的,给犯人处以极刑,同样也是告诉百姓,抢劫杀人是要砍头的。
只是这种判法虽然大部分人都是信服的,但是却有两个人不服,一个是犯人的父亲,一个是犯人的母亲,他们宁可不要这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财,也不想儿子只能活半年。
那么这种对于别人来说非常合理的判决,对于二老来说却无疑是晴天霹雳。
一件事对于自己是好是坏,其实就取决于过程加结果是否对自己有利。
而事情的好坏不只对局中人,对局外人来说也一样。
就像总有些局外人,会对某件事情品头论足,说这件事怎么怎么样,这件事怎么怎么不对。
没错,他们说的时候,的确是按照规矩来说道的,可是这种站出来在大义下指责别人的做法,真的对其本人事不关己吗?
其实是相关的,因为这种人认为这事不对或者对,如果他说出来,哪怕只想想,一旦他觉得自己占了道理,同大部分占据大势、正义的人想法一样,那么他也就会更加自信,内心得到满足。
即便这种做法没有任何实质的好处,却一样会上瘾。
这并不是说他们就得理不饶人,就不对,正相反,从规矩从律法来看,他们是完完全全正确的。
因为他们从小的所见所闻就是这样教他们的,说直白一点就是:世道如此。
就拿这桩公案来讲,犯人抢劫不对,杀人更不对,其他人对于这个“错”的体会也不一样。
百姓觉得不对,因为他们怕自己就是被抢被杀的那个。
国主觉得不对,是因为自己治下竟然会有这种事。
百官觉得不对,只是因为律法这么定,国主这么说罢了。
而对于死者的家属来说,与百姓、文武百官以及国主的感觉又不一样,他们是当事人,好好的一个活人就这么没了,纵然处死犯人也不能再活过来了,所以无论怎么判决,这个犯人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