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对辖区内日伪军变化情报收集能力,你认为怎么样?”
对于何三亮的反问,李子元丝毫没有犹豫的道:“军分区的情报收集能力,还是相当强的。至少在潞东地区,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需要,军区那里会更加详细和缜密的情报。”
听完李子元的回答,何三亮道:“那这么说,咱们出发之前军分区的壶北境内,各个日伪军据点兵力数量的情报,应该还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极有可能在昨天晚上之前,硚口的日伪军数量,还是与分区情报上是一致的。”
“如果这样,也就说明整个硚口的日伪军数量,出现变化应该是在昨天晚上。这倒是好解释了,今天硚口出现的异常。只要在新抵达的日军进驻后,封锁整个据点以及村子,不让任何人出入,那么军分区就无法那么快的得到情报。”
何三亮刚说到这里,那边的马永成却是有些不满的道:“老何,你有什么就痛快的说。这里也没有什么外人,都是一个锅里面搅马勺的兄弟。你想到什么,也别藏着和掖着了,直接开门见山。”
听到马永成的催促,李子元与何三亮对视一眼,却是笑了笑谁也没有评价什么。两个人都看出来,对于此次没有能在第一时间获取硚口日伪军变动,马永成还是很在意的。这也正常,马永成看起来很好说话,但其实骨子里面还是很倔强和认真的。
在李子元没有回来之前,他与张子健、何三亮在工作上是有分工的。张子健与何三亮负责军事工作,尤其是部队的训练和编组。他除了负责政治工作和生活之外,还因为张子健与何三亮分身乏术,接过了情报收集工作。
这次硚口日伪军出现如此大的变动,直到部队已经展开了才发现,这无疑让马永成很是恼火,外加上有些面上无光。这次何三亮的解释,让他可以从尴尬中解脱出来,这无疑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所以马永成对于何三亮,不一次把话说清楚很是有些恼火。
对于马永成的催促,何三亮只是淡淡一笑还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说下去:“如果新增加的日伪军,是昨天夜里到的。那么这股新增加的,眼下还摆出这么一个钓鱼架势的日伪军,到硚口的目的是什么?相对于打不打的问题,这才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需要我们面对的问题。”
“眼下日军正在对太行山区腹地,进行新的一扫荡。就算三十六师团只抽调了一部,但以他们眼下的辖区面积来说,他们自身本就紧张的兵力,还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此时他们不惜削弱其他方向的防守兵力,加强之前一直都大致平静的硚口一线守备原因是什么?”
“如果说他们准备向潞东地区展开扫荡,可这些鬼子却明显摆出了一个钓鱼的架势。用原来相对薄弱的兵力,试图引诱我们主动进攻硚口一线。可如果说他们单纯的守株待兔,那么硚口一线的兵力,现在明显有些多一些。”
“如果是我的话,我绝对不会这么做。因为真假,这么多的青壮年集中在这里,都会引起有心人的怀疑,有时候反倒是适得其反。相对于集中兵力固守一点,在进行防守反击的办法,我宁愿以一部兵力利用硚口工事拖住攻击部队,然后集中兵力从侧翼打一家伙。”
“那些伪装成农民的人,无论是从身体的壮实程度,还是身高的标准来看,如果我判断没有出现问题的话,这些人不是伪军而全部都是日军。这个理由倒不是难以解释,日军如果想要采取钓鱼的战术,引诱我们主动上钩是不会用当地伪军的。”
“当地的伪军因为家在壶北境内,按照中国人相互之家的关系来说,熟人恐怕会众多。用伪军放在这里,无异于直接告诉我们,那些农民都是伪军伪装的。更何况这其中还有伪军不可看到,导致的保密问题。所以我判断,那些伪装者应该都是日军。”
“这样一来,整个硚口据点眼下不算伪军,单就日军的兵力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