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高山和他的书(1 / 2)

转眼来到周末,我整理完书架,站在窗前等雨。

天很快阴沉下来,远处低沉的雷声成了阴沉天空的,隐约间仍闻见几声鸟叫虫鸣,叫人欢喜。

大概这雨可能不会下吧,鸟儿和虫子更了解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若几分钟后就会下雨,这鸟叫声岂会如此悦耳动听。

此时,门外的风铃声响起,这阴霾天气竟有客人来访?

我探头张望,还没移动步子,客人便自顾穿过小客厅走到屋内。

“我是来买书的。”客人一开口就已说明来意。

我见他背着一个宽大的帆布包,手上还缠着一捆红色绳子,心想,这是要买很多书吗?

客人四处看了一圈,视线像摄像头一般扫过书架,随后他将斜背着的浅绿色帆布包放到桌上。

咚一声,包落在桌面上时发出沉沉的声音。

这包不是空的,里面还装着书?

“你是这家店的新老板吗?我叫高山,你好。”

高山?

这个名为高山的男人身高大概170,体重我猜不出,总之是个矮个子三十多岁的男人,五官很普通,带着一些风尘仆仆的气息,要说有什么特点……

高山说话的时候会挤眉弄眼,嘴角时不时会抽一下,眼睛也会眨个不停。

这种脸上怪异的动作,我突然有几分熟悉的感觉。

“啊,我是这家店的老板,叫我立夏就行。”

我冲他挥了挥手,高山利索地从帆布包里取出一些书。

“这些都是卖给店里的,老板看看价格吧。”

“卖书?我有些印象,您是不是经常在去逛文庙书市?”我好奇问道。

“是啊,我一直去的,就是在文庙书市认识阿喜的呀,后来阿喜搬到浦东,我现在也在浦东,你是阿喜的?”

“外孙女。”我说。

“原来是外孙女啊,那可真不巧,我几乎每个月都会来一两次,竟然没有见过你。”

虽说没有在书店见过,我倒是对高山有些许印象,总是背着大大的包,买很多书。

“你看,这是你外公写的收据,我都带着呢。”

仿佛是为了证明他和外公熟识,于是从侧袋里拿出一叠折叠整齐的收据,递到我眼前。

“这都是收据。”

“好好,我看看书。”

高山拿来的书种类很杂,有百花文艺出版社发行的《汪曾祺散文选》、《季羡林散文选》、《贾平凹散文选》和《柯灵散文选》,还有两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短经典系列,《父亲的眼泪》和《星期天》,分别是约翰·厄普代克和法国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作品。

“这套书我这边还比较全。”我拿着《星期天》对高山说。

“没事,钱你看着给就行,我这些书都是市面上买的到的书,二手书店有时候也就卖6块钱一本,你5块钱收去,我也很高兴了。”

“也是。”我心想,虽说短经典不是什么买不到的系列,也没有很多人像我这样收藏了两个版本的短经典系列,还有中经典我也一并收藏在书架上,但是其中有几本也早就是买不到的书了,比如深受加西亚·马尔克斯推崇的加泰罗尼亚语小说家梅尔塞·罗多雷达的短篇小说精选集《沉吟》,前两年,为了找寻这本书,我可是跑了好几家图书馆,盯着唯一一本外借的《沉吟》,最后没等到有人还书,在旧书网上花了80多元才买到。

那种急切想要读一本书的心情,总是让人念念不忘。

人的心里也是矛盾,心急想买下一本书,看到价格时又会犹豫,有时竟然顿时少了念想。

外公说,二手书摊的意义就是让书流动起来,让更多人能读到他们想读的书。

我不明白这是不是就是外公开书店的答案,但多少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