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都想着伐齐大业,他们俩人都知道这样坐以待毙,等待的那就是死亡,所以他们不能坐以待毙。
但是魏冉没有三贵与太后支持,虽然他手握重兵,但却什么都做不出来了,而嬴稷虽然支持他,但是嬴稷旗下的大臣们,却此时与三贵们站在了一起。
而嬴稷新提拔出来的李斯,虽然也认为可以伐齐,但是他只是刚提拔上来的上卿大臣,他的下面没有多少支持者,他支持嬴稷又有何用呢?
嬴稷需要的关中集团的支持,因为有了关中集团的支持,在加上魏冉的私兵,那么必然可以伐齐。
所谓的关中集团,这是赢氏家族,赢氏族人,很多时候是与嬴稷站在一起的,毕竟他是家族的领袖。
但是这一次他们没有与嬴稷站在一起,他们认为,守住关中即可,屯兵百万在关中,难道守住一个关中是不可能的事情吗?
至于出去搞事情,人家那也是数百万的大军,一但失败了怎么办?一但人家反攻了怎么办?
所以关中集团不支持嬴稷,毕竟天下不是当初那个纷争的天下了,可以出关,搅乱一下来,可以让九州的诸侯们忌惮他。
此时中原一统,天下三分,你出去那就是与最强的势力对抗。
此时在秦国朝会上,下面的人已经骚乱起来了,都认为不该与楚国伐齐,更有人认为,应该把上官浩献给齐国,以此来标注与齐国的友好。
上官浩对于秦国内部的问题已经愣住了,他本以为自己来到秦国,简单的说下,这秦人必然会立马激情澎湃的说,东出函谷关,重新制霸天下。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当年的虎狼之秦,现在竟然畏畏缩缩的,不敢东出,只敢守着关中和巴蜀这一亩三分地。
这还是当初的那老秦人吗?
嬴稷看着朝中的大臣们,他无奈的苦笑,大臣们都叽叽喳喳的争吵着,所谓争吵,并不是主战与主和的争吵,而是一部分人,认为,应该献出上官浩和这么重要的军报,表示秦齐永世友好。
而另一部分人,他们认为保住上官浩的性命,把他送回秦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