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不由得悲声道
“夫差已兵围于此,若乘胜追击,吾等岂有幸理?不若自刎于此,免遭羞辱。”
文种对着勾践躬身一礼,说道“大王此言差矣,岂不闻商汤、文王之事乎?”
商汤被关夏台,文王被困羑里,晋文公、齐桓公被迫四处流浪,如丧家之犬,但是这些人最后都称王称霸了。
最后,文种说道,“大王遭此厄难,焉知非福?”
勾践原本已经心如死灰,听了文种的话后,心里隐隐又生出了一股希望,他连忙整了整衣冠,朝着文种和范蠡深施一礼,肃然道
“请大夫和上将军教吾。”
于是,文种和范蠡就献上了“图存”的计策,让勾践向吴国称臣,并给吴国进贡厚礼,如果还不行,就越国君臣委身与吴王。
勾践同意了,当即派了大夫诸稽郢到吴营去游说吴王夫差,接受越国投降称臣,并保留越国的宗庙社稷。
当然,明面上的“请降”并不保险,因为吴国有一位目光如炬的伍子胥,他的远见卓识很可能看透越国的计谋,让勾践的谋划落得一场空。
因此,私底下,文种还让人偷偷用重金贿赂了夫差的宠臣太宰伯嚭[i],最重要的是,这太宰伯嚭还跟伍子胥不和。
诸稽郢来到了吴营,看着兵强马壮、斗志昂扬的吴国将士,再想起会稽山上的越王和一帮残兵败将,忍不住暗自叹息,这次游说夫差的任务重如山岳,一旦失败,自己的国家就要亡了啊。
心里正想着事,一名甲衣鲜亮的持枪将士就大声对诸稽郢说道
“我家大王着你觐见!”
诸稽郢赶紧调整好了心态,然后微躬着身子走了进去,抬头一看,吴王夫差正端坐在上首,左侧一位神情严肃的谋臣,应该就是伍子胥了,而右侧则是脸上带着淡淡微笑的太宰伯嚭。
诸稽郢先是给吴王夫差行了一礼,然后说道
“越乃小国,地不如吴广,人不如吴强,财不如吴多,占之无益,且吴王乃人中之豪杰,日后必可争霸中原,何以耗军资于越?”
“若吴使越以臣,越之女愿为宫女,越之男愿为仆从。吴既存越,若灭之,亦不为之大功。”
夫差听了诸稽郢的话,脸上神色微动,他兴兵伐越,本来就是为了报杀父之仇,并没有灭越国之心,如果勾践投降,并且愿意做他的仆人,他自无不可。
而且,这诸稽郢说的争霸中原,正说中了他的心事,一个小小的越国,灭了又能如何?又显不出他吴国的强大。
他正准备点头答应,不料一侧的伍子胥猛然起身,冷冷地瞪了诸稽郢一眼,然后才对夫差施了一礼,大声道“大王,万万不可!勾践如此隐忍,日后必为心腹大患,必杀之而后快!”
诸稽郢一听,身上冷汗直冒。
果然不出文种和范蠡之所料啊,自家大王的计谋,被这伍子胥一眼就给看穿了,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他心慌意乱之时,早已被勾践重金收买了的太宰伯嚭则缓缓站起身来,对夫差施礼道
“相国危言耸听矣,小小越国又岂能奈我何?且受之以降,吴可尽得越之财,若兴之以兵,越必以死相拼,得不偿失耳。”
夫差听了两人的话后,略一权衡,最终还是接受了越国的投降。
这里面不仅仅有伯嚭进言的原因,还有伍子胥是他父王阖闾的旧臣的原因,夫差本来就不喜欢他,即便他说得有道理,夫差还是没有采纳。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夫差觉得,我能打败越国一次,就能打败他第二次,还真怕他会造反吗?
公元前493年,越王勾践夫妇带着范蠡来到了吴国,做夫差的仆人。
勾践不仅要给夫差的父王阖闾看守坟墓,还要给夫差喂马。
每次夫差外出游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