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楚云飞的雨中遐思:云龙之影,隐于云隙(3 / 4)

独立团仿佛大地的孩子,巧妙地利用每一座山丘、每一条沟壑,构建起坚不可摧的防线。面对十五倍于己的敌军洪流,他们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坚守了两日两夜。这场战斗,对旁观者而言,已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奇迹,更像是对信念与决心的颂歌。

楚云飞,这位晋绥军中的佼佼者,听闻此事后,眼中闪过一抹难以置信的光芒,震撼之情溢于言表。他原本以为,独立团面对第六师团这样的钢铁洪流,即便是英勇如李云龙,恐怕也难以支撑太久。于是,他对方立功半开玩笑地问道:“立功兄,假设换做是我们三五八团,面对此情此景,能否也坚守两日之久?”

楚云飞心中那份微妙的竞争意识,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对于军人而言,与强敌的较量,无疑是最直接的荣誉证明。

方立功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苦笑,心中暗自思量,虽口头上勉强挤出“应该没问题,咱们三五八团人数还多一倍呢”的答复,但那分明是一句违心的安慰。真正的战场,哪里是人多就能决定的胜负?

楚云飞何等聪慧,怎会听不出话中的勉强。他轻轻叹了口气,眼神深邃:“立功兄,咱俩就别自己骗自己了。能否做到,我心里有数。”楚云飞深知,三五八团的士兵,虽然训练有素,但在那股子舍生忘死的战斗意志上,确实与独立团有着难以逾越的差距。在日军密集的炮火之下,一两次坚守或许还有可能,但持续两日,对于大多数士兵而言,无疑是身心的极限考验。

他更明白,自己麾下的士兵,许多是为了生计而投身军旅,与独立团那些心怀家国大义、视死如归的战士相比,那份纯粹与坚韧,确实有所不及。即便三五八团在晋绥军中已算得上是能打硬仗的精锐,但在那股子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气概上,仍难以望其项背。

更何况,武器装备上的差距也是不容忽视的鸿沟。独立团早已鸟枪换炮,全员配备先进的突击步枪,轻重机枪的数量更是惊人,火力密度几乎达到了日军的四至五倍。这意味着,日军需要一个小队的火力,才能勉强与八路军一个班相抗衡,若要压制,则非得两个小队合力不可。这样的悬殊对比,无疑让胜利的天平更加倾斜。

在这场历史的见证下,独立团的壮举,不仅仅是对敌人的一次次击败,更是对信念、勇气与智慧的极致展现。 在进攻方的眼中,这简直就是一场被黑暗笼罩的恶梦,尤其是当他们面对的是正面攻坚的战场,企图仅凭轻步兵的微薄之力去撼动敌军的坚固防线,那简直就像是妄图用一片羽毛去抵挡飓风,几乎是不可能的壮举。除非,除非对面的敌人已经弹尽粮绝,无力再战。

三五八团的情况更是如此,他们并没有八路军那样优越的条件。在轻武器的配备上,他们甚至比日军甲种师团还要逊色几分。就像是一只被饿了几天的小猫,试图去对抗一只全副武装的雄狮。一个排的阵地,敌人只需派出一个小队,就能像巨石压在嫩芽上一样,将他们的火力完全压制。

有人或许会说,可以增加人数密度,以数量换取火力优势。但在日军的炮火之下,这无疑是自杀的行为。想象一下,上百门大炮如同愤怒的雷神,再加上飞机的狂轰滥炸,就像是大自然的狂风暴雨,无差别地摧毁着地面上的一切。而三五八团呢?他们只有一个山炮营,就像是沙漠中的一滴水,面对日军强大的炮火,只能无奈地颤抖,一轮炮战过后,几乎就要全军覆没。

独立团那边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拥有一个火箭炮连,那短时间内投送的火力密度,就像是火山爆发,与百炮齐轰不相上下。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无法完全压制日军的火炮。而三五八团呢?他们就像是拿着木棒对抗长枪的勇士,无论怎么努力,都显得那么力不从心。

士兵、轻武器、重武器,每一处都比不上独立团。楚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