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天际的奇袭者(2 / 6)

团长听后,眉头紧锁,脑海中迅速翻阅着所有情报。他心中隐约浮现出一个名字——山本特战队,那支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被誉为日军精锐中的精锐的队伍。而且,听说有个神秘的陈顾问,已经两度设伏,虽然重创对手,却始终未能将其彻底根除。如果今日之举,真的是灭了那支队伍,无疑是对抗战大局的一大贡献,而七七二团也将因此赢得无数敬意。

“有没有留下活口,能够确认他们的身份?”程团长急切地问道,眼神中闪烁着期待。但得到的回答却如冷水浇头,“无一生还,全部毙命。”这一消息,让程团长心中五味杂陈,既有些许遗憾,未能亲手揭开真相的面纱,又有坚定的决心,无论是否为山本特战队,都要以此战果上报总部,激励士气,鼓舞人心。

随即,七七二团继续前进,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阻击日军第六师团的先头部队。那是真正的硬仗,每一秒都关乎生死存亡,每前进一步,就意味着离胜利的曙光更近一步。他们知道,时间不等人,防御阵地的构筑至关重要,多一分准备,就多一分胜算。在这场国家与民族的较量中,七七二团全体将士,正以铁血铸就的信念,向未知的战场,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八路军总部机关的驮马与战士们正踏着晨曦的余晖,编织着一场战略转移的壮丽画卷。就在这时,一份来自七七二团的紧急电报,如同穿越烽火的信息之翼,轻轻降落在刘师长的手中。他轻轻一笑,仿佛是在与这份未知的挑战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随后,这份承载着紧急情报的纸张,如同一枚信任的信物,被刘师长转手赋予了陈浩——那位对战术与对手同样痴迷的年轻指挥官。

陈浩,这位在无数次讨论中总爱提及山本一木的名字,仿佛是在讲述一个传奇的讲述者,他的眼中总是闪烁着对山本特战队组建的无限向往。在他口中,山本一木是日军第一军中那位狡黠如狐、机智过人的对手,如同迷雾中的利刃,让人难以捉摸。然而,刘师长此刻却以一种近乎戏谑的口吻,打破了这份神秘:“听说那家伙的冲锋枪小队,已经化作山谷间的一抹尘烟,你这‘神算子’的预言,似乎也有失灵的时候啊。”

刘师长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对对手的尊重,却也夹杂着几分对陈浩过度推崇山本的不满。毕竟,一个被陈浩描述得近乎神话的对手,竟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落幕,怎能不让人心生疑惑?

陈浩接过电报,目光如炬,细细研读着每一个字符,仿佛能从中读出时间的流转与战局的变迁。然而,电报的内容却让他眉头紧锁,疑惑丛生:“山本一木的特战队,难道已经放弃了攀岩的绝技,转而玩起了高空跳伞的戏码?这转变,未免太过戏剧性了吧?”

陈浩摩挲着下巴上新长出的胡茬,沉吟片刻,仿佛在与内心的某个声音进行着激烈的辩论。“不对,这绝非山本一木的风格。”他斩钉截铁地说道,“冲锋枪虽易得,但山本特战队的灵魂,绝非几杆枪所能定义。日军之所以吝啬于大规模配备冲锋枪,正是出于对后勤压力的深谋远虑。毕竟,在子弹如金的时代,每一发子弹的浪费,都是对胜利的亵渎。”

刘师长闻言,微微颔首,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共鸣。的确,自从八路军大规模换装突击步枪以来,后勤部长张万和的日子就从未好过。子弹的消耗速度,如同夏日里干渴的喉咙,永远无法满足。他们只能依靠简陋的设备,回收战场上散落的子弹壳,夜以继日地进行复装,即便如此,面对前线如饥似渴的需求,这些复装的子弹也只是沧海一粟。

陈浩的消失,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后勤状况雪上加霜。上次他带来的子弹,如今已所剩无几,后勤部的仓库,就像是一个即将干涸的泉眼,发出了一声声低沉的警报。

在这片被战火洗礼的土地上,每一次决策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