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在一旁轻轻一笑,心里却对老刘当官儿上了瘾的态度不屑一顾,总觉得他是以草木为兵,自我膨胀。 "早晨好,崔师傅,又要开始忙碌了吧?" 他向小崔打了个招呼。
"能借用你的打气筒吗?我想给我自行车加点儿气。"
入冬以来的第一周,京都的温度已降至冰点上下,路人相遇互致问候时,每句话都能在空中留下一圈圈白色的雾气。何雨柱大清早就出门送妹妹上学,却发现他的自行车后轮显得有些瘪,一看就是需要补气了。因此,他特意绕路,前往小崔师傅那里给自行车充气。“何师傅,这两个打气筒你随意用,别客气。” 小崔一边说一边忙碌着手头的工作。
最近小崔根据何雨柱提供的建议,去了趟废旧物资回收站,选购了几辆锈迹斑斑的破自行车回来,一番改造之后成了既经济又实用的二手自行车,结果在市场上极为抢手。因为全新自行车价格高昂,而只要花几十块就可以获得几乎一样的骑行工具,这显然更加受到大家的欢迎。于是,现在小崔的店铺生意火爆,连夫妻俩加班加点也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不少邻近的居民都已经支付定金等待他们帮忙装配自行车。
何雨柱给车子打足气后归还了工具,并打算支付服务费用,但打气筒的服务价格只是五分钱。“这可不行,何师傅,我怎么能够收您的钱?” 小崔坚决推辞,“您不仅帮助了我一次,还有第二次,我感激不尽呢!要是收钱,不是让人觉得我忘恩负义吗?今后有什么需要维修或打气的地方,请随时来找我。”
继续阅读
提到之前帮忙的事,第一次是何雨柱在某日清晨特地赶来告知崔家关于阎埠贵借用三轮车的误会及其后续带来的不便。随后,在社区内阎埠贵为了赔罪,连续三次带着厚礼上门表示歉意,这件事也为崔大叔回收了一些面子和好人缘。更关键的是,那次偶然的建议——从废品站采购并翻新车辆,不仅使得小崔的生意日渐兴隆,他自己对于何雨柱也愈发心存感激。
"那好,崔师傅,你确实是位真诚的人。" “我们都是实在人,老实人相处总是最容易的。” 何雨柱诚挚地回应道。
“您忙吧,崔师傅,我走了,得赶紧送妹妹上学去,可不能耽误了。”
刚一说毕,何雨柱跨上了自行车打算离开。
“等等,何兄弟,还有一事忘跟你说。”
“你们那个院子的壹大爷,叫易中海,前几天在我这儿买了些柴油、机油,还有纱布、棉花之类的东西。”
“我问他是干啥用,他说家里的橱柜和门窗折页生锈了,准备拿油回去好好磨一磨。”
“如果你们家里也有类似的情况,可以随时过来找我,我都备着这些东西。”
说着,小崔师傅擦了擦头上的汗水,那是早晨就开始忙个不停修理自行车的结果,即使是在寒冬里也不例外。
“那太好了,崔兄弟,谢谢了!”
“要是真有需要,我肯定会找你帮忙。”“咱们先回见了。”
说罢,何雨柱骑上车带着雨水离去,“回见”二字在空中飘荡。
崔师傅轻轻挥了挥手,再次低头忙起了手头的修车活。而关于刚才的事情,何雨柱似乎并未上心。
送完雨水到学校后,何雨柱前往轧钢厂。经过了半个多月的准备,这片上百亩的红星轧钢厂蔬菜大棚硬件设施已经建设完成。随着农业农村部派遣的农技专家丁同志的到来,大棚内开始了第一批种植工作。
由于轧钢厂生产线本身就很忙碌,难以再调配人手来种植蔬菜,于是领导班子商量后决定,以雇佣的方式从外界寻找劳动力。
副厂长李华征询了何雨柱的意见,而何雨柱毫不犹豫地举荐了街办的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