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保护与修复。
研讨会气氛热烈活跃,每个提问都如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一圈圈思考的涟漪。
学者丙,一位年长的历史学者,缓缓起身,声音沉稳:“林逆先生,陆婉儿女士,我十分欣赏你们在修复工作中的细致与创新。但我想了解,面对古镇上众多古建筑,你们如何决定优先修复古桥?资源有限时,如何平衡保护与修复的需求?”
林逆微微倾身,致意后回答:“这是一个实际且重要的问题。我们选择古桥作为首个修复项目,因为它不仅是古镇的标志,也是连接两岸居民的重要通道,兼具历史价值与实际功能。在资源分配上,我们采取分阶段、分重点的策略,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同时,积极寻求外部合作,如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利用他们的专业技术和资源,提高修复效率和质量。”
陆婉儿补充说:“我们还建立了古建筑信息数据库,详细记录和评估古镇内所有古建筑,以更科学地制定保护与修复计划。我们相信,通过科学规划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能逐步实现对古镇古建筑的全面保护。”
此时,古镇居民李阿姨举手示意发言。林逆与陆婉儿立刻给予鼓励眼神,并亲自走到她身边,递上麦克风。
李阿姨起身,用朴素却充满感情的话语说:“我从小在这座古桥上玩耍,看着它老去,心里难受。谢谢你们修复得这么好,让我仿佛回到小时候。我想问,修复后的古桥,除了通行,还会有其他用途吗?比如成为展示古镇文化的地方?”
逆流之上,匠心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