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科学规划须扎根生活(1 / 4)

生活到底该怎么过?这是一个常常萦绕在人们心头,却又似乎难以给出确切答案的深刻问题。什么顺其自然、随心所欲,都是很笼统的概念。虽然这些表述听起来似乎蕴含着某种洒脱和自由,但仔细琢磨,它们显得过于宽泛和模糊,难以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提供明确的指引。

在众多关于生活方式的讨论中,大部分人还是赞同要科学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因为这样才能让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然而,如何才算是科学的规划呢?这无疑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议题。每个人基于自身的经历、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对此都有着独特的见解。

但有一点我是必须要坚守的,也是我认为切实可行的。那就是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和责任所束缚,以至于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日复一日,我们可能在忙碌中迷失了自我,忘记了最初的梦想和兴趣。

因此,每天为自己留出这样一段专属的时间,是对自我的一种尊重和关爱。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阅读一本一直想读却没时间翻阅的书籍,可以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或技能,可以沉浸于绘画、音乐等艺术创作中,也可以仅仅是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意义。通过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经历,多尝试新鲜的事物,我们能够丰富内心世界,提升自我认知,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彩和有意义。

然而,在追求科学规划生活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坚守的原则。不要为了生活而生活,这是一句看似简单却极易被忽视的警示。在现实中,我们常常陷入一种惯性的循环,为了满足外在的期待和标准,盲目地奔波忙碌,却从未真正停下来问问自己,这样的生活是否真的是自己想要的。

我们总是想着等到某个特定的时刻,比如事业有成、财富自由之后,才去享受生活、追求梦想。但往往当那个所谓的“时候”到来时,我们已经错过了太多宝贵的时光,失去了曾经拥有的热情和勇气。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过于在意别人的想法,害怕被他人批评或嘲笑,从而畏手畏脚,不敢迈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步伐。

其实,认同自己的内心才是最为重要的。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还能谈得上科学的规划吗?当我们违背内心的声音,去迎合外界的期待时,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取得了所谓的成功,内心深处也可能充满了空虚和遗憾。只有倾听内心的呼唤,勇敢地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还有一点更重要,就是无论怎么个“科学”法,都是要建立在烟火人间的生活之上。我们不能脱离实际的生活情境,去追求一种纯粹理论上的完美规划。生活不是一场精确计算的实验,不是科学得把人都当成了机器去看待。这样的规划不仅缺乏人性的温度,也无法真正满足我们内心深处的需求。

动不动就是所谓“时间管理”,精确到几时几分该干什么了,这种过于刻板和机械的方式,简直把人当成电脑,可以随意控制了,实在可笑!既然是解决人生活的问题,首先应该考虑保证有人情味吧?

我看到过一个所谓的科学作息时间表,确实很科学,但我非常讨厌,非常反感,几乎认为一文不值!因为没有一点人情味。按照它的所谓“科学”要求去生活,你根本就没有陪父母、孩子的时间。你就好像小说、电视剧里面的某些高人一样,从来没有家庭生活。

但事实完全相反,我们不是单独的个体,我们与周围的人和世界紧密相连。我们还是父母、儿女、爱人等无数牵挂我们和我们牵挂的人,我们有义务和责任照顾好父母,培养好子女,维护好与亲朋好友的感情,这怎么可以随意就被“科学”规划掉了呢?

家庭,是我们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