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王小娥带着笑说道。
“可是到现在也没见着银子影子呀。”
“今天就是发月俸的时候,上个月我们组的组长跟我说,就属我的计件数量最多。估计月俸应该不会少。”
赵大山听到这话一阵沉默。
脸上皆是羞愧之色。
随后猛烈地咳嗽了两声。
过年前后。
为了多抓两条鱼,改善家里的伙食。
也为了能卖点钱给家里补贴。
寒冬腊月的日子里,赵大山跳进了运河里抓鱼。
结果便感染了风寒。
这一染便是半个月没下床。
这也是为什么王小娥如此坚定地签下自己名字的原因。
如果这个月她什么都不干的话。
家里的银子和粮食撑不了俩月。
“若不是我没用,岂能让你去干这些抛头露脸的事情。”
王小娥握着丈夫的手说道:“大山,这不丢人。工厂里面都是女工,管我们的也是女工。工厂的掌柜的范毓敏也是当朝大官的女儿……哦,他应该叫厂长。”
“我们每天干的都是正经事,跟在家里干的事没什么不同。只要今天月俸到手,就说明这不仅是一件正经事,还是一件能赚钱的正经事。”
“等你的病好了,咱家就有两个人赚钱,要不了多久就能去东市买房子,能给小虎每天吃上肉,能让爹娘每天喝上粥。家里的窗户也该缝纸了,所以大山,别再说这样的话了。”
“可外面的那些人天天戳你们的脊梁骨。”
“他们也不会给我们粮食吃啊。”
听到这句话,赵大山再次沉默了起来。
王小娥说得有理。
外面那群人不管再怎么戳他们脊梁骨。
又与自己何干呢?
又没吃他们家的米面。
王小娥离开家门之后,隔壁的刘娘也推开房门。
仿佛是掐着点,等着王小娥推开房门似的。
“哟,小娥。又去上工啊?工厂给你发银子了吗?别到时候帮别人干了一个月的活,工厂却不发银子。那丢人可就丢大发了。”
一边说刘娘,一边嗑着瓜子。
王小娥压根就懒得搭理刘娘。
刘娘每天说话都不怎么讨喜。
甚至显得有些刻薄。
王小娥不喜欢他。
她造就朝着前方的工厂走去。
这一路上有不少百姓。
大多数都是过来看戏的。
因为说书人几乎每天都在报纸旁边讲解着工厂的合同。
并且宣传进工厂有多么多的好处。
普通百姓思想本就迂腐。
无论说书人说得多么天花乱坠。
他们始终认为招募女工就是一件笑话。
甚至觉得工厂不可能给他们发银子的。
说不定就是白帮工厂干了一个月活。
今天也是三月的第一天。
京城还在下着雪。
每个人的身上都穿上了棉服。
带着诙谐的表情,望着那一个又一个走进工厂的女工们。
自从棉服降价了之后。
大多数百姓都能买得起了。
这和工厂的女工们有直接关系。
虽然女工的工人数量仅仅只是增加到了一百人。
却让整个京城的纺织业提升了两倍有余。
布匹的存量变多了。
价格自然也就下降了。
王小娥望着身旁的工友。
熟稔的和对方打了打招呼。
可她见到的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