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不会已经来了吧?”
黄龙心头一跳,颇为心虚抬头。
“放心吧!”
“你师父就是再没本事,护持自己的徒弟,也是能做到的。”
天道气息以及惩罚,的确已经出现在五庄观范围。
被镇元子以神通给挡了回去。
“镇元子虽非圣人,却也是与世同君啊!”
感知到这一幕的诸多存在,不由心生感慨。
连同诸位圣人,都生出此念。
众生之念,圣人之念,直接撼动了天道。
一朵虚无缥缈莲花,落于万寿山五庄观。
天道认可,镇元子乃是与世同君。
此不仅是圣人之念,也是天道,对于地道,对于人道的表示。
“倒要谢过那混账小子。”
镇元子步伐一顿,继而心生所念。
若无黄龙的缘故,人族之事,镇元子便是掺和,也不可能这般深入。
直接留在五庄观,摆明了庇护人族的态度。
洪荒多劫数,能置身事外,已然是不容易。
又何必非得自己给自己寻烦恼,找麻烦。
寻一块儿清净地,修自己道。
外头哪怕乱成一锅粥,也不干其事。
如此态度,可言逍遥。
从一定的实际因素而言,却也是怕事儿。
可如果不经历洪荒世事,又如何能有此与世同君。
都说劫数难避,此固然不假。
真正难避的,还是那颗躁动,难言清修的心。
真的是全然清净,不理会洪荒任何事情。
就不信劫数还非得找上门不可。
话又说回来,一身的修行能耐,就这般悄无声息的猫着,有什么意思可言。
于修行者而言如此,于身在劫数中的族群,亦是此理。
地府开辟,已然是巫族退路。
真要求一个单纯活着,全族退入地府便是。
可如此行事,还能叫做巫族吗?
身在洪荒,劫数之下,活着自然是第一所求。
可此活着,却不是见不得阳光的苟活。
想光明正大,还有几分风光的活着,当真是不容易。
也正是因为不容易,才有了挣扎,才有了意义,才有了无限可能。
为此意义,为此无限可能。
哪怕知晓凶险莫测,可能将全族都搭上,也自有一往无前,在所不惜。
劫数的气息,已然开始酝酿,弥漫。
如今的洪荒,如同那入了深秋的季节一般。
风吹拂而至,尽是肃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