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一万余人围攻一座不大的城池都久攻不克,加之粮草不济,数万之众一直在徽州一带打转。
而受困于九江的冯素?独立营则同样粮食紧缺,加之兵力单薄,还要防备江北黄梅一带的清军偷袭,一直未能发起东征,只是又招了一些新兵,正在加紧训练。
林啸有些担心,照此局面,盘踞南京的洪承畴很有可能全力向西反扑,专捏软柿子,或者趁机从容渡江,溜之大吉。
是以,林啸心急如焚,一心希望速战速决,拿下大员后早日北上。
眼下,他最缺的,就是时间。
可是,在出海远征的日期上,他与郑成功产生了分歧——郑军的备战工作,实在太慢了。
眼看都六月下旬了,郑成功誓师出征的日子都还没定下,把林啸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其实,郑成功已经很努力了,只是林啸对这个时代军队的备战之繁琐,确实估计不足。
首先,郑成功认为,要想收复大员全岛,没有一万人的兵力是无论如何不够的,可是,他的主力分散驻扎于福建各地,眼下,他留在金厦的总兵力只有六七千人了。
从各地选调精兵强将,需要时间吧?
刚刚光复的地盘上,繁杂琐事数不胜数,各地的将领天天忙得屁股冒烟,实在是有苦难言。
其次,这个时代一支上万人的大军出征,筹粮筹饷、维修船只,以及军需物品的采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能像林啸他们那样,只要有枪有弹有吃的,就可以一切从简。
事实上,这几天,郑成功手下的军需官们早就忙坏了,粮草、旗幡神马的就不说了,光是配备给士兵的火器、木石、绳索、钩、刀、枪、弓弩等兵械,以及锅灶、水缸、火镰火石、碗碟、盐菜、发火草之类的必备品的采办,都不是区区数天就能完成的。
此外,郑成功还得做好情报工作。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可不是一句空话,这么大的行动,万一失利,对官兵信心的打击可是不可估量的。
好在,郭怀一派来的一个名叫郭斌的亲信一直留在了安平,最近,郑成功天天向他询问大员的情况。
郭斌自然是代表了郭怀一的意见,极力主张“国姓爷”出兵的,他不止一次的说道“大员沃野数千里,若得此地,使人耕种,可以足其食……上至鸡笼、淡水,硝磺有焉……且横绝大海,肆通外国,置船兴贩,桅舵铜铁不忧乏用……”
当然,郭斌并不只是空谈,郭怀一特地托他带来了大员的地图,并多次据图讲解了各处居民的形势,以及水路的变化。
郭斌强调,台湾的粮食与军用物资充足,贸易位置理想,又有海峡天险,每一项都是郑军迫切的需求,使得郑成功非常心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