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容易吧,多亏了柏翮那十……四十来个前女友,托了点关系才找到的。”
原本想说十来个,后来一想,就算有所谓的“六人定律”这个说法,只托十来个人,几天就能找到会不会有点假,索性就翘舌音改平舌音,十变四十。
反正柏翮的绯闻也不止这点儿。
不知道是被柏翮的四十个前女友吓到了,还是被连梓唬住了,周从绪有点愣。
“走吧瑶瑶。”连梓牵着陆瑶的手,转头就要走。
刚迈出没几步,身后男生的声音传来。
“别报警。”
万一留下案底,他这辈子基本也就完了。
就算连梓这话有八成听着都像是假的,他也赌不起剩下那百分之二十。
“我们聊聊吧。”他说。
周从绪的文化成绩不是特别好,高一下班学期被沈星同拉进田径队,老师建议他走艺体。
走艺体的话,集训和运动装备都需要额外的花费,家里答应得很勉强。
他父亲走得早,母亲一个人养活全家,月薪5000,刨除吃穿用度,基本上有3500都花在了他身上。
家里虽然不宽裕,但该给的他的一样没差。
甚至他要去集训的前一个月,妈妈一个馒头恨不得掰成三份,用来对付早中晚餐,吃一口馒头喝口水。
靠水饱过日子,就为了攒下他的集训费用、食宿费和路费。
如果他没拿到推荐名额,高三下半学期就要去全国各个体校参加校考,到时候路费和住宿费用又是一大笔花销。
“拿不到名额,”周从绪苦笑了下,“我也就没有任性的资格了。”
“你和小贾都很优秀,你们应该各自发光。”连梓心情有点复杂,“而不是去熄灭别人的灯。”
“连梓,你没法共情我。”
周从绪的声音有些颤抖,“你们养尊处优,享受着这个年纪该有的无忧无虑,根本不用考虑现实,也不用靠记账过日子,喜欢什么就买什么,甚至不用看标价吧?
我不一样啊,我就连买早餐都会下意识选最便宜的那种,回家要把钱摊开了数,然后把花销记在本子上。
我妈,40多度的天,在工地里,没有空调,拿安全帽舀水浇在身上降温,你们不懂生活的苦难,也不知道在你们享受生活的同时有多少人在为生计忙碌奔波。
你们太过理想主义,所以才能这么淡然地站在这儿,跟我讲什么不要去熄灭别人的灯这种大道理。”
连梓抿抿唇,“你的母亲很辛苦,高温工作,或许高温补贴,防中暑物资和被她的贡献帮助到的人们的感谢,对她来说更有价值不是吗?
她辛苦工作应该得到的是这些,唯独不该是我们的同情。
而且不能因为你的苦难,就要求别人放弃自己应得的东西。
你在淋雨,难道不能允许别人撑伞吗?”
周从绪显然没料到,自己揭开伤疤换来的是连梓这番说辞。
他从小接受的算是一种苦难式教育,歌颂苦难,以此来鞭策自己。
「他们都这么辛苦了,我们还有什么资格抱怨生活」
但在连梓眼里,苦难就是苦难,不值得被歌颂,更不会带来成功,不能试图让每个人都共情自己的烦恼,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去战胜的苦难。
意见分歧,周从绪有些激动,“可沈星同根本不缺那点钱吧?他又何必来跟我抢那一个名额呢?我更需要……”
话音未落,一直抱着连梓胳膊站在她身后的小姑娘急红了眼,“你们跑5圈,他总是跑6圈,7圈,甚至多你们一倍。他努力换来的名额,就该是他的,他做错什么了?”
陆瑶总在楼上看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