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灾民(1 / 2)

顾昔本以为西北是苦寒之地,他们一路向着东南,必然是越走越富庶的。

但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反而越走越荒凉。

路途之中,偶尔见到逃荒的百姓,衣着褴褛,食不果腹,面带菜色。

沿途村庄,虽不至于十室九空,却也人口凋零。

顾昔对此很不解,路上拦住了一个背着包袱,牵着小孙子的老汉,下马问道:

“大爷,您这是往哪去?”

老汉见他们是军士打扮,不敢怠慢,赶忙回话:

“军爷,今年大旱,侍弄了大半年的庄稼,收成还不够交田租赋税的,在村子里实在没了活路,我们听说县城有大户人家施粥,便想去讨口饭吃,顺便也碰碰运气,能不能找点活计。”

如今是夏末,此处地处中原,顾昔知道这里一年是种两季的,小时候和奶奶在老家,这个季节是很忙的,既要收麦子,又要种玉米或者红薯。

遂问道:

“收完麦子,不该是种秋粮的时候吗?您离开了村子,地怎么办?”

老汉苦笑摇头:

“哪还有种子种秋粮啊,即使有种子,浇水也成问题。”

顾昔沉默了一瞬,旁边的楚昭也接话问道:

“难道官府就没来赈灾?”

老汉叹息一声:“军爷,当官的怎么会管我们百姓的死活?这种灾荒年景,连赋税都不曾少半分。”

这个时候,一个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的年轻妇人扶着同样瘦骨嶙峋的老妇人跟了上来,年轻妇人道:

“爹,娘渴得厉害,实在走不动了。”

何止是渴啊,肚子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再加上大日头晒着,头晕眼花,走路都打摆子了。

顾昔赶忙把自己的水囊递给年轻妇人。

此次进京,尚不知京中水深水浅,她可不敢像在草原上那么随意,金手指还是藏着当作底牌的好。

所以现在骑兵营连迷彩服都不穿了,就穿西北军的兵服。

虽然顾昔会悄悄给大家开小灶,但明面上,与其他军队无异。

老妇人喝了水,稍微好了一点,眼睛能睁开了,顾昔又拿出几个馒头给他们。

一家人跪下就要谢恩,顾昔赶紧把人扶起来。

老汉千恩万谢:“多谢军爷!”

但却舍不得全吃了,只拿出其中一个馒头,分成四份,其余三个小心翼翼收起来。

顾昔心中难受,安宁国的百姓生活这么艰难吗?

之前她一直在西北,虽然村庄里的百姓也穷,但好歹还有粗粮果腹,不至于去逃荒。

没想到中原反而比西北更艰难,大概是有楚大将军镇着,西北那些官员也还能收敛着些。

“大爷,您把馒头都吃了吧,我再赠您一份干粮带着。”

“军爷,这可使不得,能有这几个馒头,我们一家也能活着走到县城了,您看样子还要长途行军呢。我的儿子也在军中服役,只是两三年没见过了。”老汉连连摆手,满眼都是感激,这军爷看起来,比他儿子还要小几岁,他并不贪心。

顾昔拿出一包烧饼,塞给老汉,嘴里说道:

“哦?那您更应该收下了,就当我替您儿子孝敬您的。只不知您的儿子在哪个军队服役?”

老汉见推托不过,只好感激地把烧饼收下,说道:“小老儿姓郑,我儿子郑永安在北地,去年来信说,他们在顾大将军麾下。”

居然还是他们顾家军的人!只是老汉还不知道,顾大将军已不在人世。

顾昔更觉亲近,忙又问道:

“从军不是有军饷么?您家何至于要逃荒啊。”

从原主的记忆中,顾昔知道,她的祖父和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