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晚唐风云(二)(1 / 2)

刚刚看到唐宪宗李纯的元和中兴抱以极大期盼的李世民,紧接着却又看到了唐穆宗李恒怠惰朝政,致使元和中兴好不容易建立的向好局面完全丧失,且还爆发了严重的党争。

大唐非但没有趁着有利的局面往好的方向发展,反而情况越发恶化。

心情跌落谷底的李世民,气到面目都变得狰狞起来。

“虽说这李恒是被宦官拥立的。

上一朝皇帝给他留下了宦官专权、官员结党营私、藩镇隐患未除等诸多弊病。

但只要他继位成了我大唐皇帝,他就该想尽一切办法,倾尽一切努力去解决这些弊病!

而不是得过且过,畏惧形势之艰难就什么也不做,只顾安闲度日,如此置我大唐国祚和天下百姓于何地!?”

……

嬴政也大感失望道:

“即便有好的制度,但也绝不是放任自流就可以什么都不用管了。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募兵制都很不错,但也仍然存在弊端。

科举制推行之初当然需要大量取士替代旧有冗官,当尸位素餐勾结世家的官员都被替换后,自然也就是提高取士标准,减少新进官员数量的时候。

放任不管,不加以调整,必然会造成新的冗官局面。

朝政开支大幅增加,百姓赋税加重、军费不足、诸多影响接踵而至。

取士容易,罢士难。

到那时候再要解决冗官问题,就得考虑如何平息天下士人的怨气了。

不过科举到了后面也有另一条路可以走。

像后世一样大办学校,改科举为传课授业,培养众多有学识和技艺的能人为国所用。

无需增设过多官位,有真才实学者,自然能依靠自己的才学获得远高于普通百姓的财富。

国家也能借此快速发展,变得富强。

不过前提是粮食产量要跟得上,要能够养活不事农耕的大量学子。

要是有后世的高产作物,我大秦就能迅速实施这些快速发展强国的政策。

而三省六部制将官员职权细分,的确遏制了权臣威胁皇权的情况。

但过于细分的职权又妨碍了政令的实施,官员们为了方便自己行事,保住自己的官位,势必就会官官勾结,形成政治联盟。

皇帝想要平衡权力,避免一家坐大威胁皇权,就得扶持起来另一个政党与之形成平衡。

如此又造成了官员们互相打压,排斥对方的党派,有志向的官员想做实事都没有施展机会,不得不站队加入党派。

朝政就又得变得混乱,百姓受累。

要想皇帝能够安心放权,让官员无需拉帮结派就能一心履行为官的职责,怕是还得建立李斯所说的第七部。

由他们监察官员滥用职权,接受官员们的相互检举。

皇帝本人也更要将军权牢牢抓在手中,兵部、户部、节度使等重要官职必须选用贤明亲信,且定期调换,决不能让其世袭。”

……

【公元824年,唐穆宗死后李湛继位,他是大唐的第十四位皇帝,唐敬宗。

然而唐敬宗在位期间,也是不理朝政,沉迷于游乐,致使政治腐败,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

公元826年,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等谋害,年仅18岁。

原因在于刘克明是个假太监,他在后宫与宫女淫乱,后来甚至与李湛的妃子董淑妃有染。

一次李湛打猎时,不小心射中了刘克明,刘克明做贼心虚,以为自己和董淑妃的奸情被李湛发现了。

他害怕李湛追究此事将他处死,所以趁着大权在握,决定先下手为强。

李湛死后,由于年岁不大没有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