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北周(2 / 2)

府兵制出现之前,征兵制和募兵制为国家军制主流。

征兵制为按户籍征发士兵的制度,规定男子达到一定年龄后,必须按照国家军事需要进入军队进行作战。

征兵制下,士兵通常是在国家需要兵员时才会大量临时征召入伍,训练时间相对较短。

在战争时期,可能匆匆进行一些简单的军事训练后就被派上战场,导致士兵的军事技能和战斗素养不够高,难以与长期接受系统训练的敌军相抗衡。

而募兵制,是由国家稳定提供军饷、军械和福利待遇。

这些兵员作为职业军人长期进行标准化军事训练,战斗能力强,长期相处下士兵彼此之间关系紧密。

遇到战事能以更少的人数爆发出更强的作战能力,轻易不会败给缺乏训练且与己方人数差距不大的军队。

但是募兵制极度依赖国家供给军饷,会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且募兵制下,国家能够维持的精锐部队不多,在军队人数方面会明显不如征兵制和府兵制。

而府兵制则结合了征兵制和募兵制的优点。

士兵农忙时务农可以节省军费开支。

农闲时则进行规模化训练,保持军队战斗能力。

既可以让军队大量的年轻劳动力维持生产生活,避免大量农田撂荒,节省国家开支,降低百姓纳税负担。

又可以保持足够数量和有战斗力的军队。

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

忙时务农,闲时训练,这种训练模式使得他们的训练时间不充足、不连续,难以达到专业军人的训练水平。

并且府兵的选拔并非完全基于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战斗能力,而是按照一定的户籍制度和家庭壮丁人数比例来抽调。

这就导致府兵队伍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身体素质较差、不适合从军的人也被征入府兵,影响了军队的整体战斗力。

而且要想维持足够数量的兵力,国家可能还会要求府兵在战时自带部分粮食。

军械、马匹等军事装备也需要自行置办。

而且府兵制在大部分时期是没有常规意义上的军饷的。

这便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府兵从军打仗的积极性,只有配合足够高质量的军功制,才能保持军队作战意愿。

另外农忙时府兵分散在各地,如果敌军趁着农忙时开启全面战争,府兵则需要更多时间从各地紧急集结并调动士兵抵达战场。

这在战略上就天然处于被动。

不过府兵制在南北朝时期的优点仍然是突出的,从南北朝不同国家不同军制的作战结果也能印证这一点。

北周在公元575年和576年两次伐齐,并成功在577吞并北齐统一北方。】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