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们纷纷扶持有学识和政治抱负的苻坚,希望由他来带领众人推翻符生。
苻坚以迅雷之势成功发动了政变,砍下了苻生的头颅。
宗室大臣们都推举苻坚当皇帝,而苻坚推辞,认为自己哥哥苻法年长自己,理应由哥哥来当皇帝。
而苻法则表示此次诛杀苻生全都是苻坚的功劳,而且苻坚是嫡子,自己虽年长却只是庶子,这个皇帝理应由弟弟苻坚来当。
于是,19岁的苻坚,于公元357年即位成了前秦的第三代君王。
不过苻坚并没有称皇帝,而是自降皇帝尊号为天王,史称大秦天王。
这正是苻坚学识才智的体现。
因为当时的东晋仍然是正统王朝。
不称帝的目的在于减轻其他势力对前秦政权正统性的质疑和抵触,也为了不与东晋站在对立面,进而拉拢汉人,为后续的发展创造相对有利的政治环境。
单从这一点来看,苻坚的战略规划就比冉闵强得多。
并且苻坚根据当时中原大地各民族百姓混杂,各政权民族主义排他性的特点,制定出了团结各民族,天下为一家的政治理念。
自幼学习儒家经史典籍的苻坚,深知汉文化的先进性。
于是为了团结各民族,也为了保持文化与科技先进,苻坚以氐族人的身份却重用汉族士人。
尤其是毫无保留地信任汉人王猛,重用他为丞相。
继续阅读
王猛出身寒微,降生时西晋已经灭亡,年少时颠沛流离,但仍不放弃学习,尤其是从书中学习救世之法和用兵之道。
因为出身太过寒微,不像豪门世家的王羲之只靠出身就能位居高官。
王猛没能在东晋谋得官职,却与前秦的苻坚只靠一场促膝长谈就得到了重用。
在苻坚的支持下,王猛帮助苻坚抑制贵戚豪强,加强集权,选拔贤俊,实行法治。
苻坚另一边还积极推行汉化改革,在各州郡修建学院。
鼓励其他少数民族的子弟入学读书,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文化素养。
苻坚每月都会亲临太学考拔学生,对学习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
苻坚在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上,不局限于民族身份,而是根据个人的才能和品德来选拔。
他的官吏体系中不仅有氐族官员,还有众多汉族、鲜卑族、羌族等各族官员。
这种做法打破了民族之间的政治隔阂,让各民族都有机会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中来,增强了各民族对前秦政权的归属感。
苻坚推行重礼尊法政策,严惩不法贵族,使得社会治安和风气大为好转。
苻坚还劝课农桑、减免租赋等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
同时又积极修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为各民族之间的商贸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诸多政策极大增强了民众对政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维护前秦的统治稳定。
苻坚之于王猛,就像是刘备之于诸葛亮,秦孝公之于商鞅。
他们二人相辅相成,很多政策的提出与施行,实则也说不清究竟是他们两个中谁主张的。
但最终呈现的结果,就是前秦的国力在诸多政策加持下迅速提升。
这使得前秦在后续剿灭多个胡人政权,统一华夏北方大地的诸多战事中无往而不利。】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