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迎着朝霞,吹着山风,跨越群山,迈过清涧,张云带领两万多部队和十多万支前群众再次横穿了太行山山脉,回归了正太军分区。
回到驻地的时候,邢志国已经带着军分区后勤部等大量工作人员做好准备迎接部队归来,另有很多部队家属、群众家属也在那里翘首等待着家人们回归。
看到队伍回来,驻地附近的人群中都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看到支前群众们也归心似箭,张云安排刘长青、邢志国等人妥善安置了部队回营,迅速兑现了支前群众的酬劳等,还专门为支前群众额外发放了糖果等物资作为奖励。
一时间,群众们眉眼顿开,携带着酬劳的粮食、布匹、糖果等,开开心心的跟着家人回归了各个山村。
张云等人好一通忙活,才把工作逐步理顺,整个驻地周边才慢慢安静下来。
……
第二天,张云安排部队干部和战士们好好休整,褪去长途征战的疲惫,自己则是带着警卫员去调研考察兵工厂,第一站就到了专家组工作站。
(目前专家组工作站被张云放置在了兵工厂下面,由兵工厂负责经费拨付、设备维护、物资提供等,并由张云亲自负责管理。)
专家工作站,就是原来的专家工作组升级而成。
自1938年7月张云第一次破袭井陉煤矿并救助了叶教授等专家及大学生后,张云就邀请这些专家在驻地成立了化学工作组,负责一些化学技术的支持和研发工作。而后随着独立支队越来越强大,经费越来越充足,设备越来越先进,这些教授先后又邀请了不少国内冶金、化工、材料、机械等领域专家来此工作和服务,顺便培养大学生技术人才。
一年多来,这个工作组前前后后邀请了近30名国内有些名气的专家教授来此服务,随之而来的还有近200余名理工科大学生,同时工作组也与不少国内专家建立了通讯联系。可惜民国时期国内的理工专家数量不多,且大部分集中在西南联大等国统地区。要不是目前国统区工业经济萧条,腐败严重加之经费紧张,大部分理工专家生活困顿,很多人其实是不愿意来到这里研究。哪怕现在,张云也仅仅是以合作和委托的方式进行管理。
(这里没法细讲,大家只要知道这些专家学者不隶属张云,也不在军分区和独立支队的名册上就可以。)
为了方便管理,张云早早就将专家工作组升级为专家工作站,并参照后世的大学设计,成立了冶金组、有机化工组、无机化工组、材料组、机械组、农业组、医疗组等等专业组别,同时以项目制推动开展技术创新和土法技术研究。
去年在专家组的努力下,张云为总部提供了《土法兵工指南》。如今这份指南已经遍布八路军部队各地兵工厂,成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平原根据地、山东根据地军工发展的最核心技术支撑,成功帮助敌后抗日的群众制造出了堪用的炸药、手榴弹、地雷、子弹甚至是步枪和土炮。
生产隐蔽,原料方便,虽然质量和生产效率不高,但这样的土法兵工厂却已经四处开花,成为全民敌后抗战中最重要的弹药支撑。
……………………
那本《土法兵工指南》,是张云指导专家们以后世了解的抗战末期成熟土法军工技术进行进一步优化而形成的,最大限度的考虑现实原料需求和敌后抗日环境。
但是,这些技术本就是1945年前后或者最晚解放战争时期本应出现的技术和产品,说白了,技术不算先进,产品不算高端,仅仅是解决了部分根据地弹药短缺或者应急使用的难题。
但专家们既然是国内少有的理工专家,虽然远远赶不上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张云提供的欧美专业书籍(兑现升级而来)支持下,也算专业领域的一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