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岭在牛头山下,岭中有一块石碑,是当年中日联合科考队在1979年发掘完日军营地遗址之后立的。
当初立这个石碑,并不是为了纪念什么,只是指出有这样一个地方。
这里已经是整个大白山山脉的最深处了,六月份的大白山风景如画,温度适宜,景色非常美丽。
牛头山状如牛头,似有双角,正对着西方,显得极为壮观。
而日军的营地,就在牛头山背后一块低处,靠近牛脖子的地方。
这里已经没有什么东西,经过几年的时间,当初挖掘的遗址已经重新被植被盖住,地形地貌也发生了很多自然的变化。
探险队的几人来到这里之后,已经到了中午,赶去下一个地点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王大山跟石冢商量,不如就在此地休息一晚,明天再赶去东边五公里的地方。
在这里休整一下午加一晚,大家好养精蓄锐。
这两天多走下来,大家也确实太累了,石冢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其实王大山建议他们留下来,是有其他的目的。他想去找一找祖宗留下来的那个参窝子。
羊皮地图上显示,那个参窝子就在牛头山东北方向一个叫做蛤蟆坡的地方。
老祖宗取名字,都是依靠地形地貌,以地形命名。蛤蟆坡,顾名思义,山的形状肯定像是一个蛤蟆。
那个老参窝子,就位于蛤蟆坡背阴处的山坡上。
见大家开始扎起了帐篷,王大山又对石冢说道:“石冢先生,我去打些猎物,晚上咱们吃肉。你们就在这里休息,哪都不要去,等我回来。
切记,一定不要分散行动,山里太危险,真的遇到了大型猛兽,你们这些人没有任何自保的能力。”
石冢答应一声,表示绝对不会离开这里。
其实像王大山这样,随便丢开探险队自己一个人出去是不合规矩的。毕竟是人家雇佣的向导,没有离开队伍的道理。
但石冢他们都希望能吃到王大山烤的肉,因为实在是比他们自己带的压缩食品要好太多了,于是便很痛快的答应了。
王大山收拾好东西,探明方向,带着奔雷就出发了。
有祖宗留下来的参窝子图,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根据地图上画的形状和方位来确定想去的位置。
古代的道士都是很厉害的人物,他们大多数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于计算。
历史上许多地图都是道士画的。
王家的祖先也不例外,他们画出来的这个参窝子图,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方向标的十分正确,与现代拿着指南针指出来的东西南北分毫不差。
那处参窝子距离王大山所在的地方并不算太远,参窝子图上有记载,自牛头山牛角处向东北大约三里地有一座形似蛤蟆的小山,那便是蛤蟆山。
走出牛头山范围之后,确定石冢他们已经看不见也听不见了,王大山吹响了哨子。
不一会儿功夫,一只金雕从远处飞来,呼啦呼啦的落在了王大山的手上。
王大山轻轻的抚摸了一下花雕的头,金雕的喉咙里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回应。又等了一会儿,远处传来了狼的嚎叫。
是小白。
几乎每天,只要有机会,王大山都会吹哨子把花雕和小白叫到一起,与他们见一面。
片刻之后,小白快速的跑了过来。
王大山又撸了两下小白,然后放飞了花雕,让它观察周围的情况,便带着小白和奔雷向蛤蟆坡走去。
去蛤蟆坡的路不算好走,差不多走了一个多小时。
这三里地多的路,小白和奔雷持续发威,不一会就抓住了两只兔子,两只野鸡,甚至还有一只狗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