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差距,如同一个掌握复杂数学理论的大师与一个只会简单算术的孩童之间的差异。
特别是当杨明在没有借助任何测量工具的情况下,仅凭经验和手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零件的加工,并轻松地将它放在操作台上时,现场的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
“大家都来瞧瞧。”杨明淡然地说道。
听到这句话,两位八级钳工师傅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他们交换了一个眼神后,便迅速拿起测量工具开始检验。他们渴望知道,杨明加工出的零件精度究竟能达到何种地步。
然而,在测量的那一刻,他们的眼中都露出了震惊和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这简直不可思议!误差竟然为零!”他们惊讶地叫道。这一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尤其是那些参与考核的老工人,他们也曾亲手加工过零件,但即便是最优秀的,也无法将误差控制在如此微小的范围内。
“这不可能!”
“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听到两位老师傅的惊叹,易中海也急忙冲了过去,接过零件亲自检测。
然而,当他亲眼看到结果时,他的脸上也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手中的零件仿佛变得沉甸甸的。
“这...这居然是真的...”
尽管易中海心中充满了抗拒,但事实摆在眼前,他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你此刻有何感受?”
“易中海,你对此有何解释?”
杨明紧盯着易中海脸上的微妙变化,嘴角微翘,随即转向杨厂长,语声坚决地说:
“杨厂长,我认为我们工厂的职工在精神层面上的提升刻不容缓。
技术上的不足,我们尚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来弥补,但若是道德观念出现偏差,那将会对个人和集体都造成极大的损害。”
他再次将视线转向易中海,缓缓开口:
“近日我得知,有些技术精湛的工人过于自满,收了徒弟却不愿倾囊相授,生怕徒弟超越自己。这种心态,在当今这个时代是极不合适的。”
“我们身处新时代,工人们是工厂的真正主人,理应携手共进,相互提升。切勿抱有保守、自私的念头。”
虽然杨明并未直接点明易中海,但话中的含义,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
易中海的脸色在听到这些话后,由青转白,显然杨明的话触动了他内心的深处。
台下的工人们也开始窃窃私语,纷纷对杨明的观点表示赞同。
“我觉得副厂长所言极是。”
“我曾疑惑,为何贾东旭跟随易师傅多年,技艺仍不见长进?如今看来,恐怕是易师傅并未全心传授。”
“真是没想到,现在还有这样的师傅,因为害怕徒弟超越自己而藏私。”
“技术不足可以学习,但若是道德有问题,那才是真正的隐患。”
“若每个人都像易中海这般,我们如何能够进步?”
听着这些议论,易中海心中的压力越来越大,面色越发难看。终于,他再也无法承受这份压力,猛地喷出一口鲜血,双眼一黑,便昏倒在了地上。
“这是怎么一回事?”
杨建国见状,眉头紧锁,心中生出了许多疑惑。之前他就对杨明的话有所警觉,加上易中海之前的种种行为,使得他对易中海的印象大打折扣。
看到易中海倒地,他虽心中已有几分猜测,但考虑到易中海是厂里的老员工,他并未多言,只是挥了挥手。
“快,快送到医务室。”
在杨明的视角中,他并未将过多的注意投向众人簇拥中如同重伤者般被抬走的易中海,而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