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唐韵说出粮荒之事时,陈言就瞬间反应过来,明白了唐韵打的主意。
不愧是一国之君,经商方面无甚头脑,耍权术倒是一等一!
她召他来这,哪是想要封赏他,而是要把他逼到困境,让他想法自救。
而那办法,就是解决粮荒之事!
不帮忙,那就去文昌台受黄良阁的摆布。
只有答应帮忙,她才会将他调到别处。
可知道归知道,如今到了这一步,他也只有顺势而为。
不然,跟唐韵对着干,后果可比跟黄良阁他们对着干严重百倍!
“陈县令你未免夸口太甚,粮荒之事我满朝百官费尽心思,都未能解决,你竟说是小事?”久未说话的春官尚书俞世南不悦道。
这事他们研究了这么多天,一直未能解决。陈言却说是小事,这岂不是变相说他们无能?
“粮荒可分治标与治本两条路。”
“治标,筹集粮食,应对眼前的粮食需求。”
“治本,提升粮食产量,应对后续的粮食需求。”
“正巧,这两条路,下官都有点小办法。”
陈言从容不迫地道。
既然决定帮忙,那他也不再藏着掖着,事关重大,这回就好好出点血,让这些家伙见识见识,干实事的人是怎么办事的!
唐韵精神大振,急道:“快说说!”
“微臣查过粮荒重灾区的粮食缺口。”
“超百万人受灾,以最低标准来看,每日至少要四千二百石粮食。”
“珠州主粮区下一季的粮食尚要四十余日,方能收割,因此合计要超过十七万石粮食方能养活那些灾民。”
“而从朝廷各地粮仓调集,以及朝廷这段日子溢价收购的粮食,加上募捐,目前为止已筹齐约五万石粮食。”
“所以如今的粮食缺口,大约是十二万石粮食!”
“这一部分,本官会全权负责!”
“在未来四十天内,分四次,每次三万石,将它们全部筹齐!”
陈言沉声道。
这话一出,全屋俱寂。
十二万石粮食。
一千四百多万斤!
就算是和平年月的大周,举全国之力,要在四十天内拿出这么多粮食,也不是件易事!
可陈言竟然说他一个人就能完成如此巨量的粮食筹备!
“陈县令未免有些哗众取宠了吧?自粮荒以来,近二十天时间,大周举国之力,也未能凑到八万石粮食,你竟自称可以一人在四十日内筹齐十二万石粮食?荒谬!”程新元边说边摇头,一脸不相信。
“此事下官可立下令状,若是办不到,那便以此命相偿!”陈言干脆地道。
“好!既然如此,那本官自无不赞成之理!圣上,臣请依陈县令所言,立下令状!”黄良阁双眼大亮,急不可耐地道。
想不到陈言竟然自己挖坑往里跳,倒是省了他的功夫。
“陈言,你真有信心?”唐韵蹙眉道。
莫说陈言,就算是把大周三大豪商家族全召到一起,逼他们筹粮,四十天内筹齐十二万石粮食,怕是都办不到。
“陛下请宽心,臣既敢说此豪语,自有把握。”陈言充满信心地道。
“好!既然如此,那便依你所言,来人!备上纸墨!”唐韵见他如此自信,略一犹豫,答应下来。
当下叫人取来笔墨,很快立下令状。
完事后,唐韵将令状收了起来,道:“此事便由何卿监督,所有事务,陈言均须与何尚书交待。”
陈、何二人同时应道:“是!”
黄良阁幸灾乐祸地道:“这治标之事已经有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