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士族被治罪屠杀之事,在士族权贵及朝堂之间掀起的动荡,比起这场洪涝天灾,只强不弱。
但民间百姓之间流传最广的,却是宁远将军与郑氏大老爷于荥阳祈福灵验之事。
其一,此种带有上苍显灵神秘色彩的事迹,于大众而言具备天然的吸引力,上至八十岁老翁,下至五岁稚儿,无论是深居后宅的女眷,还是街头敲碗的乞丐,谁都能唠上两句,可谓全无门槛。
再者,相比之下,有关那些士族的政治之争,谈论起来太过危险——今因各处动荡,兵祸连结,朝廷为镇压那些对圣人不利的传言和说法,不惜动用酷吏,言行稍有不慎,便会惹来祸事。
那些大士族,离他们这些小民也太过遥远,大致听个刺激且罢,真想过嘴瘾,那还得是祈福灵验之事,首先讲究一个脑袋安稳不搬家。
且祈福成功,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得上天准肯,祈福成功之人,历来被视作祥瑞的化身。
天灾化为祥瑞,便似淤泥中钻出代表着希望的圣洁图腾,一时间,荥阳祈福之事为各处津津乐道,也迅速成为了各大茶楼说书先生的不二首选。
“……那祸首被祭杀于万民之前,宁远将军与那郑氏大郎于祭台之上长跪三天三夜,未进一滴米粮……”
“待到那第三日,眼看黄河水便要漫灌之际,荥阳城内外可谓哭声遍野,好不凄惨……”
“宁远将军欲先行疏散百姓,离开此地,然而荥阳城百姓坚决不肯离去,誓要与宁远将军二人与荥阳共存亡!”
“城中百姓感念于心,呕心沥血缝制了两把万民伞相赠……诸位猜怎么着?”
迎着那一道道期待的视线,说书先生精神抖擞地一拍醒木,抑扬顿挫道:“那万民伞一经撑开,乌云顿散,苍穹之上一时金光万丈,雨水倏止!”
堂中众听客顿时哗然,惊叹声无数。
却听那说书先生再拍醒目,蓦地站起了身来,声音愈发有力:“然而,这还不算最离奇之处!”
“据闻,那本已漫溢的黄河水畔,忽然现出一条巨龙,口中喷出龙吟,龙口大张,将那漫溢开来的洪水吸入腹中,而后化云而去!”
堂内四下炸开了锅,众人神情惊奇难当,也有人当场翻白眼,觉得这说书先生胡编乱造,还龙呢,这种没脑子的书到底是谁在信啊!
四下的叫好声给了他答案——好家伙,除他以外,都在信!
少部分人的白眼,并不足以影响气氛被推向沸腾。
“……怪不得连我家媳妇都说宁远将军是将星转世,之前我还不信咧!”说话的汉子神情严肃地一拍大腿,陷入了要命的反思之中。
不怪他立场不坚定,且想想,不过十六七岁的小女郎,下能一战杀徐贼定一方天下,上能祈福使中原雨停,那能是寻常人吗?
又有人一脸向往地问那说书先生,那条龙长什么样儿,说书先生描述的绘声绘色,好似他当时就在黄河旁的泥沙里蹲着,乃亲眼所见。
说书嘛,半真半假,夸大其词,才能吸引百姓们眼球。
且这本子是一位女郎昨日托婢女给他送来的,据说那也有实据作为参考的。
“说得好,赏!”
二楼处,有少女明快的声音传下来,好几锭赏银很快被送到说书先生面前的几案上。
说书先生连连揖手道谢,越来越多的碎银铜板丢过来。
“……吴姐姐的本子写得可真好!”二楼围栏旁的雅座上,姚夏压低声音,眼神兴奋地道。
其他女郎们也纷纷附和,听客们热烈的反应久久未消。
吴春白看向楼下,莞尔道:“非我的本子写的好,是这桩事,本就该如此轰动。”
“都好都好!事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