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露天篝火法(2 / 3)

陶俑,用骨刀敲了敲,只听见“叮……叮……”的声音,成功了。

众人急忙也到灰烬中翻找起来,扒拉出一个个陶俑,抱在手中又叫又跳,开心莫名。黏土都能变石头,又见神迹啊。

这个新酋长,不愧是天选之子、到众神世界进修过的人啊,总能创造奇迹。

曾树对陶俑的烧制效果还是很满意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黑,也没有开裂的。应该是泥偶干燥得很彻底。

没有理会大家的癫狂,只是一些陶俑而已,有什么好开心的,第一下我再放个大招,你们还不得疯。

曾树俯身捡起一块木炭,走到旁边的石壁上快速画了起来。画完后又后退几步认真检查了一遍。点点头对自己的杰作非常满意。

转身发现老酋长他们已经在开始挑选供品了。你来我往地大声争论个不停。异常兴奋,没点形象。

“大家安静!”

所有目光在一瞬间全都聚了过来。

“我今天把这些泥偶的烧制技术传授给你们。你叫泥人桃,泥偶经过烧制固化后,已经不能再叫泥偶了,就用你的名字命名吧——叫陶俑,你就叫老陶,陶俑的陶。

一定要记住今天的烧制过程,总结经验,下次就要你自己做了。注意重点,除了火的温度和烧制时间,最重要的是泥偶的干燥程度,一定要阴干透了,烧的时候才不会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以后泥偶可以做空心的,方便干燥,记住了吗?”曾树望着老桃他们严肃地说。

老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酋长大人请放心,我一定把烧陶技术发扬光大,努力做出更加精美的陶俑。

献给您,献给祖先,献给列祖列宗!”老陶的儿子、徒弟们也纷纷跪了下来。

“烧那么多陶俑当屁吃!”曾树笑骂道,“都过来,我给你们见识一些新玩意儿!”

老头们满脸疑惑地围了过来,曾树指着墙上的画说:“这个大而扁的是陶盆,小的是陶碗,高的是陶罐,小的带个耳朵的是陶杯,都是用黏土制作,阴干十天后,再烧制成陶。”

“这些是干什么用的?看不懂!”大家疑惑地摇头。

曾树看着墙上歪歪扭扭的炭笔画有些无语:“看不懂没要紧,到你制作泥偶的地方去,我现场演示一遍给你们看,你们一看就会了!”

众人来到老陶家,老陶家比别人家要大很多,有好几间房子。

除了住的地方,还有三间房子专门用来存放材料,二间房子用来存放成品泥偶,这些泥偶都是老陶这些年存下来的得意之作,有几千件之多。

当然还有一间他们的泥偶工作室。

曾树座在老陶平时做泥偶的工位,看着面前众多的竹制和骨制工具不禁啧啧称奇,不愧是艺术大师啊!

面前的这些家伙什和后世的专业陶匠艺人已经没有太多的差别了。要说有也就差一个旋转拉坯机。

没有拉坯机,曾树现场用盘条法演示制作了一个泥碗,然后指着他的作品说:“这是一个泥碗……呃……泥砵,阴干放置10天后,就可以烧制成陶砵。

陶砵可以用来装饭盛汤,不会漏水。相同原理,大的叫陶盆,小的叫陶碗,高的叫陶罐,矮的带把的叫陶杯。”

“你们制作的陶坯,可以放到刚才的那个山洞里去阴干,为了加快速度,可以生些火堆。

火不能太大,除了用来烘烤陶坯外,还可以加速空气流通,加快陶坯的干燥时间。以后,那个山洞就归你们用了。”

“你们近期的工作,就是多多制作陶坯,多烧陶器。让这些陶制容器早日在部落普及开来。改善部落人民生活,提高部落人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