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昆一路打听路线,终于走到了佳名寺。他抬起略显疲惫的手,轻轻敲响了那扇厚重的大门。
“吱呀”一声,门缓缓打开,开门的少监看到黄昆,脸上立刻绽放出热情的笑容,说道:“老先生可是丰台银杏居士黄昆,黄老先生?”
黄昆心中满是疑惑,眉头紧皱,不解地问道:“我从未来过帝都,到这佳名寺的路线,也是一路向人打听才寻到。而且除了丰台村的人,再无人知晓我。小师傅,你是如何得知我的?”
黄昆的目光中充满了探究和不解,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从未涉足的地方,竟然有人能准确地知晓他的到来。
黄昆暂且不想让这疑惑扰乱了自己的心神,说道:“正是,老夫正是黄昆。”
少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迎黄昆进寺,说道:“有个老先生,我也不知道他的姓名,那老先生告诉我,今天这个时候会有一个叫黄昆来自丰台的银杏居士,来到这里,让我好好迎接。”
黄昆听了,心中的疑惑愈发浓重,脑海中快速思索着各种可能。他心想,能够如此精准地算到我能来此的人,除了乌云,还会有谁?莫非那公主学去了乌云的巧算之法,借一老官的口说出。但黄昆就是没有往那个乌云也在的方向去想。
少监带着黄昆穿过曲折的回廊,走过清幽的庭院,来到了佳名寺的右茶堂。只见堂内一张四方八仙桌上,围坐着三人,主位空缺。
少监停住脚步,说道:“那三人其中最年长者,且背对门口的,就是告诉我的您要来的老先生。”
黄昆拱手行礼,感激地说道:“多谢少监了,老夫没有领路银。不知可否?……”
少监微微一笑,说道:“那位老先生已经给过了。”
黄昆说道:“好、好。好、多谢少监了。”
少监微微颔首,转身走出堂门口,又回大门口站岗去了。
黄昆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缓缓走到八仙桌前,问道:“不知阁下何人,能算出我今日要来?”
“师兄,你我才‘几日’不见,怎么就不认识我乌云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传来。
黄昆听到这声音,先是一惊,随后仔细打量起眼前之人。只见这人自称乌云,黄昆开始并不相信,毕竟分别多年,岁月的痕迹早已改变了许多。但他越看这人,越觉得有乌云年轻时的模样和气质。
黄昆的目光在那人脸上来回游走,试图从那已经刻上岁月纹路的面容中找到曾经熟悉的影子。终于,他从那眼神中捕捉到了一丝熟悉的光芒,那是只有乌云才有的坚定和睿智。
黄昆大喜过望,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紧紧抱住乌云,声音颤抖地说道:“乌云呐,你我自阳城一别,在未相见,让我好好看看你。你老了,老的太多了。”
乌云也紧紧拥抱着黄昆,感慨地说道:“师兄,不光我乌云老了,你我四十年不曾相见,你也老了。”
两人相拥而泣,泪水浸湿了彼此的衣衫。这泪水,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是对往昔情谊的怀念,更是对重逢喜悦的宣泄。
一旁的刘贤见此情形,心中感慨万千,文思泉涌,当即作诗一首:
阳城一别岁月悠,
今日重逢仍未休。
自称乌云惊黄昆,
细看方觉旧时眸。
气质如昨模样似,
终信此乃故人留。
相拥喜泣诉离情,
四旬未见皆白头。
随后刘贤微笑着说道:“两位求学时之事,在下不知,只有这寥寥几句为二位所做,见笑见笑。”
黄昆渐渐平复了心情,用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转头向乌云问道:“这二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