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父皇英明”(1 / 4)

赵贞吉觉得景王带不动的时候,张居正的明廷军队进展也很顺利。

从开封前往洛阳,整顿军队之后张居正迅速南下,和襄阳知府取得了联系。

襄阳知府立刻表示喜迎王师,并且准备好劳军的物资,等待张居正进军襄阳。

赵贞吉又向景王建议亲自出征荆州,但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景王又犹豫了。

赵贞吉更是气的半死,景王不肯出征,赵贞吉只能带着大军自己前往荆州,希望能在张居正攻占襄阳之前占领荆州。

湖广的战事如火如荼的时候,在广西武靖州,一支小船队从浔江逆流而上,驶入了群山之间的峡谷中。

“这边就是藤峡了。”一名伙计指着两边的群山,对小船上的年轻人说道。

这个年轻人就是第五旅的后勤参谋李言恭,将手榴弹和山地炮等装备送到了第四旅之后,李言恭主动请缨,前往广西打探瑶乱的情况。

俞咨皋答应了李言恭的请求,于是他装扮成商贾,前往藤峡刺探情报。

伙计是汉人,名字叫做佘正,以往就是经常前往藤峡的商队向导。

自从藤峡瑶乱开始之后,佘正就没了活干。

李言恭高价聘请佘正担任向导,佘正咬牙带着李言恭前往藤峡。

李言恭看着两岸的高山,不由感慨也难怪藤峡之乱屡次发生,但是明廷依然没办法平定。

这地方实在是太险要了,两侧的高山根本没办法攀登,浔江水流湍急,大船也无法通行,只要躲在这山上,以大明军队的战斗力,还真的拿这些瑶人没办法。

佘正说道:“听我祖父说,藤峡在上皇继位初就叛乱了一次,还是新建伯带人平定的,后来我爹说又叛乱了一次,那一次是张经略带人平定的。”

新建伯就是王阳明了,而张经略就是张经了。

查看了藤峡的地形之后,李言恭返回了寻州府的桂平城,结合他实地考察的情况,他将当地瑶乱的情况绘制成地图,连忙给驻军肇庆府的俞咨皋送去。

几天后,肇庆府,第四旅的参谋部中灯火通明。

俞咨皋和谭纶坐在李言恭送来的地图前,整个作战室内到处都是争论的参谋们。

谭纶说道:“这一次广西事务,大都督全权让我们处置。”

“大都督说了:‘军情万变,不必事事回报,皆由谭、俞二人相议而定’。”

俞咨皋不由的感动,他听父亲俞大猷说过不少明军内部的事情,什么制衡掣肘,互相拖后腿。

“大都督让人从上海送来了明廷两次平定藤峡的资料,这些都是好东西啊。”

俞咨皋也点点头,这些资料中包含了王阳明和张经平定藤峡期间上报给兵部的军情,还包含了王阳明和张经亲自书写的奏章,详细论述的嘉靖年两次平定藤峡的作战过程。

这些自然都是苏泽从京师“搜刮”过来的,这对于即将进入广西作战的第四旅,具有极大的指导价值。

王阳明和张经,都是嘉靖朝时期最有能力的文臣将领了,他们对藤峡作战的经过,对于第四旅依然有参考价值。

藤峡之乱一共发生过三次。

分别是成化年的第一次藤峡之乱,这一次明廷的主将韩雍,这位也是一个猛人,二十岁就进士及第,能文能武。

韩雍在平定了藤峡之乱后,将藤峡改为断藤峡,意思就是战乱瑶人作乱的气运,并且将断藤峡所在的地方设为武靖州,专门委派军政官员管理。

不过韩雍平定藤峡之乱对于第四旅没有参考性,因为成化年间的明廷实力尚强,韩雍是尽起十万大军,八路并进杀进藤峡的,算是一力降十会。

如今东南就没有这么多兵,而且十万大军补给消耗也是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