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温茶(3 / 9)

但他经过姜星火的教导,已经不再是彻头彻尾的莽夫,他不动声色地思索了片刻,仍然保持了平静。

朱棣顿了顿,又道:“至于朕的另外两个儿子,他们既然是朕的骨肉血脉,若是真有万一,便放去海外封藩,不要再回来了。”

“你们兄弟三个都要记住,靖难之役,不能再来一次了!”

“父皇圣明,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朱高燧似是放下了什么,重重说道。

见老大老二没吭声,朱棣看向他俩。

“朕还是希望,能够在你们两人之间,选出一个人做储君。”

“大争之世,朕的儿子,争储,既要争得轰轰烈烈,也要争得光明正大!”

“老二等评定完将阶,就要北上去开平卫备秋了,到时候北直隶的变法,一并管起来。”

“给你们三年的时间,到永乐四年的今天,把南北直隶变法的成果,按之前给出的办法衡量计算,比个高低,谁赢,谁做储君,你们可还有意见?”

之前虽然说过这件事,但却是在画大饼,没个明确的说法,如今朱高煦北上在即,朱棣却是把这件事给彻底敲定了下来。

朱棣看向了朱高炽,意思很明白。

朱高炽也清楚,父皇就不是嫡长子登基,再加上与朱高煦的感情,天然地偏向朱高煦,如今是一定要给朱高煦一个正大光明争储的机会,也是对靖难勋贵集团的一个交代。

显然,在这段时间里,因为评定将阶的事情,父皇一定是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影响。

而在这个机会面前,如果比的是自己最擅长的文治,自己也比不过,那就说明,父皇的选择其实是对的。

自己,不适合继承大明的江山。

而这时候,他不能再让朱棣失望了。

朱高炽坚定地看向朱棣说道:“儿臣一定会成为储君。”

朱棣松开了双手。

朱高炽伏在地上喘息,如今精神松懈下来,刚才的疼痛几乎使他昏厥,但他忍住了,他缓缓爬起来,低垂着脑袋。

朱棣盯着这个胖胖的儿子,良久没有作声,过了许久,他才问道。

“你知道你刚才错在哪里了吗?不是立储的事情,是理学的事情。”

“儿臣不该质疑父皇的决定。”

“那你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

“儿臣以为罢黜理学必定会带来祸患。”

实用主义者朱棣语重心长地说道:“法家、儒家、道家.理学、心学、实学.这些说到底,对于站在这的人来说,不过都是工具罢了,这个工具,到底叫什么名字,有什么要紧的?”

“治天下必用申韩,守天下必用黄老,可外儒内法的同时还与民休息,叫不叫儒家?”

“重要的不是名字,是好用不好用,什么纲常,什么道统,那是用来骗底下人的,你怎么还跟着信了呢?”

“是。”

朱高炽低眉顺目地听训,心中却有了另一份感触。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姜星火敢做的这么肆无忌惮了。

甚至于,朱高炽忽然觉得,自己对于父皇的了解,可能都没有姜星火深刻。

姜星火太清楚父皇想要什么了。

“朕知道理学好用,可理学同样有弊端。”

朱棣脸色一肃,缓缓地说道:“理学之弊,在于不通世事,不辨真伪,不识时务,自宋以来,便是偏安一隅之地诞生出来的小家子气之学,大明煌煌天朝,威加四海,如今正逢大动荡、大变革之时,若不及趁势掉头,只怕将来难免出现更多积弊,积重难返时再想改,可就晚了。”

朱棣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不要把这些事再留给你们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