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正月下旬,南征诸事具备,李洛辞别崔秀宁,在她依依不舍的目光中上船。
这一去,不知何时相见。
这一去,不知是否还能相见。
崔秀宁迎着海风抱着李征,看到甲板上李洛的身影渐去渐远,忍不住泪目朦胧。
“阿嫂,回去吧,海边风大。兄长吉人天相,老君护佑,一定会凯旋而归的。”李沅一边接过李征,一边劝慰崔秀宁道。
崔秀宁忽然含着眼泪笑了,“小妹,前年你阿兄征日,我在海边相送,你也是这么劝我。今日你阿兄征越,你还是这么劝我,竟然一字不改。”
李沅有点惊愕,“真的一字不改?阿嫂记得这么清楚?”
崔秀宁很肯定的点头:“一字不改。”
巧的是,就在李洛离开海东的当天,一支巨大的船队,载着好几万江北移民,来到海东。
河南江北平章萨普勒“贩卖”的第二批流民到了。
崔秀宁又立刻投入到安置新移民的工作中去。
三天后,唐国海军监理刘拓,以及副司令韩韶,率领五千水兵的轻载舰队,驶离洛宁港,打着宋军的战旗,在海上兜了一个圈子,掉头南下。
刘拓带着李洛伪造的宋朝宰相陈宜中的亲笔信,宋朝国书。就连五千水兵,也都穿着宋朝盔甲。
随行的还有一个叫马宣礼的特务,他的身份是宋国爪哇小朝廷的礼部侍郎。崔秀宁之所以派他去,是因为马宣礼年近三十,是她年纪最大的一个学生,而且是个读书人,冒充宋朝官员最适合。
唐军舰队出发五六天后,泉州的福建水师才在李洛的安排下,慢腾腾的南下,准备去湖广沿海接受元廷筹措的粮草物资。
与此同时,大汉奸朱清张瑄也率领海运漕粮船队,带着在江南筹措的粮草南下。
按照元廷的安排,粮草一半由江浙解决,一半有湖广解决。通过海路运输,而福建水师负责护航。
南征大军主力,则还是在广西两江道宣慰司思明路集结,从谅山攻入安南,和唆都的路线一样。
没办法,自古华山一条道,南征安南必须要经过谅山。至于海路,对不起,元廷现在缺船,水师孱弱,根本运不了二十万大军。
至于李洛,则早就带着数百亲兵侍卫,以及野离朵步和没藏出梅这两个党项女子,通过驿站往广西而去。
为何带着两个党项女子?
因为困守安南安邦城的数千党项骑兵,可能还活着。
李交最新的情报提到,党项军统帅李恒的族弟李忆,起码九天前还在安邦城坚守。而越军也不想耗费兵力攻城,只想把这几千元军困死饿死。
李交说,党项军在杀马充饥,应该坚持不了太久了。
带着两个党项女子,说不定能拉近和李忆的距离,使计吞了几千党项军。
李洛还没赶到广西两江道,刘拓和韩韶率领的“宋军水师”,已经到了安南东海。
下龙湾海域的安南水师巡逻舰,远远看见一支规模不小的舰队驶来,立刻一边打出旗语,一边飞报水师经略使胡循。
“元寇水师来袭!传令,整队备战!”胡循下令道。
“诺!”传令兵们飞快的冲到甲板,一边敲醒旗舰上的战鼓,吹响号角,一边发出旗语。
片刻之间,两百多艘安南战船就摆好了应战队形,船上的弓弩,石炮,拍杆等战具全部准备就绪。
经略使胡循也全身披挂的来到旗舰甲板,他手持的弓,竟是三石强弓。胡循看见军士们个个如临大敌的样子,喝道:“元寇就剩那么点水师,还敢来我大越东海撒野,哼,今日定要元寇有去无回!”
胡循不但精通水战,个人勇力也极其不俗,能开三石硬弓。之前征讨占城国,安南水师和占城水师接舷大战,胡循一箭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