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梁王一家寒暄了片刻后,刘彻来到薄窦两位太后身边行礼后坐了下来。
“今日大朝仪,皇帝感觉如何?”刘彻刚坐下来就听到窦太后问话。
“还好吧……”刘彻笑了笑,躬身回答:“仰赖先帝遗德,四海升平,黎庶安居乐业,士农工商各居其位……”
“这就好!”窦太后点点头,不再言语。
薄太后却适时的开口问道:“皇帝,今年各郡上计吏都已经到了长安了吗?”
刘彻闻言,眉头微微一皱,心里明白,看样子,两位太后大抵谈妥了某件事情,这是在探他的口风!
放下心中那点小小的不愉快,刘彻露出一个笑脸,答道:“回禀母后,天下郡国上计吏,皆以送递郡国上计账薄,朕命令卫尉和中尉已经将所有账薄都看管了起来,尚书台的侍中和尚书们此刻已经开始了清点!”
“哀家听说第一个送递上计薄的是清河郡?”薄太后接着问道,然后她就感慨了一声,道:“哀家好像听人说过,这位清河郡郡守颇有政绩,甚的民心啊!”
刘彻抬头看了看薄太后,再看了看窦太后,然后呵呵一笑,不以为意的道:“既然此人名声连母后都有所耳闻,想必应当是个能臣罢,朕觉得,这样的人才不该放在地方蹉跎,当调入朝中辅佐朕……”
刘彻想了想,道:“光禄大夫一职自石奋致仕后,已空缺数年,以儿臣的意见,是不是可以将此人调入朝中担任光禄大夫?”
刘彻这话,看似是在回答薄太后,但其实,他的眼睛却钉在了窦太后身上。
薄窦外戚做了利益交换这是肯定的。
将一个自己人放到朝中,这也无可厚非。
汉室历代以来,除了已故的太皇太后薄氏外,东宫基本上都或多或少会干预朝廷的人事安排。
窦太后虽然耳根子软。但却不是笨蛋。
刘彻这么久以来,私底下的一些小把戏,要说东宫一点风声没听到,那是骗鬼!
当然。投桃报李,窦家的一些小动作,刘彻看到了也装瞎子。
但,那是建立在窦氏外戚不会伤害刘氏天下的这个基础上。
不然,别说是舅祖父跟表舅们了。就是丈母娘馆陶,刘彻逼急了也能跟她翻脸。
刘氏天子又不是没宰过外戚!
清河郡的事情,刘彻心里跟镜子一样敞亮。
窦氏门风很好,但那仅限窦家核心的那几个人。
剩下的嘛,就呵呵了。
只能说,这帮家伙好好的在长安城斗鸡走狗,别出去欺男霸女,落到廷尉手里,还要刘彻腆着脸去下令释放,就已经是对国家和社会的最大贡献了。
至于那位清河郡郡守。刘彻有所耳闻。
根据绣衣卫调查的结果,此人姓李名文,当年曾经在章武候门下当过一段时间的书吏,颇得章武候窦广国欣赏,其后得窦广国举荐,出仕清河郡,一路从县令做到了如今的郡尉,也算的上一个典型的‘西汉梦’的代表人物了。
但是,跟大多数老式官吏一样,这个李文。只知道拍窦家马屁,在清河郡纵容窦氏子弟为非作歹,搞的全郡上下鸡犬不宁。
更让人无法相信的是——这个李文,连窦家的下人跟管家什么的犯法。居然也不敢管……
这样的官僚,刘彻只能摇头。
但偏偏,他拍马屁拍的好,窦家上上下下都给他说好话,因此今年上计,去年还在吊车尾的清河郡。居然有胆量抢在全国郡县之前,第一个上计了。
在知道这事情后,刘彻就已经明白,这位李郡守的升迁,他是拦不住的。
而且,就算窦家不开口,刘彻也打算找个借口把他弄到朝廷里来。
这种有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