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先来无事话礼仪(2 / 3)

虞书 大虞太史令 1634 字 3个月前

双方地位平等的时候用的。因为这个礼节又不是很重,也不是很轻,所以频繁使用。

说到这里,曹池凤告诉他们一个笑话,这官场的宴会上,只要让座,敬酒都要作揖。简单来说,这主人为一个客人倒了酒,然后客人就应该站起来作揖,而主人只能放下酒瓶,也要作揖还礼。等喝了酒之后,他要回敬,那么自然又是作揖,双方行礼完毕之后,这客人还要对着众人说着有僭,作揖行礼。众人又要起身,作揖还礼。

陈秋水听了之后,也顾不得什么笑不露齿,狂笑说:“真是有趣,那么这一个宴会,大家都作揖就是了。”

曹池凤说这些官员也厌倦这一套繁文缛节,于是大家都会在宴会开始的时候,说一切从简。

除了同等人之外,有一个特殊的情况,那就是学生拜师的时候,学生向老师行跪拜礼,而老师不能拱手,而是站起作揖还礼。

关于这作揖礼,还有次数的区别,按照宝诰的规定,这知县同级的官员,见到总督和知府,相见的时候要行跪拜礼,而辞退的时候要作揖三次。

这是对文官的要求,而武官就没有这么严格,只需要作揖一次就可以。至于朝官的话,这五命一下的见到九命的九卿,也是要作揖三次。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于长揖就是手幅度比较大。

这个也是卑对尊的行礼,不过这是卑对尊的不满。

当初有某人去找曹高祖,曹高祖傲慢无礼,于是这人就长揖。

历代耿介之臣,难免会遇到权臣,这不行礼也不是,于是就作长揖,表示自己不会卑躬屈膝,向权臣乞讨。

在虞朝长揖也可以在另外的场合所作,因为虞朝是立贤不立长,所以每个皇子都可能是圣人,于是平时王公大臣见到皇子,也要行跪拜礼。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皇子的老师应该怎么办,若是跪拜的话,那么有悖师道尊严。这皇子若是如同民间一样下跪行礼,这老师们也不敢接受,于是双方都行长揖礼。

这皇子先行礼,老师还礼。后来文皇帝晚年,为了提高这些老师的地位,改为拜师的那一天行长揖礼,而以后相见,只用拱手礼。

只用打躬又比长揖幅度更大,这是一个十分敬重的礼节,表示自己真的很感谢才用这个礼。

站立礼说完,接下来就是跪拜礼。

这跪拜礼虽然有九拜,但是如今简化为三拜。这一是空首,这就是要将这头磕在手上,不用碰地。

在三代的时候,这空首是君王回臣的礼,但是三代以后,君王至高无上,自然不用回礼了。

顿首就是头碰地,接触到就举起来。这是平等礼节,在三代时候,没有作揖的习惯,一般人都是顿首。不过也有尊向卑,不过一般是元妃对九卿,或者国公对九卿,双方的地位相差不大,才会用顿首。

而稽首就是头要碰地,停留一段时间,这是臣拜君的礼节,不过也有例外,若是君用稽首拜臣,那是尊敬这个大臣的品德。这件事只有三代才有,三代以下,就没有明文记载了。

跪和立之间,有半跪礼,俗称抢跪,一般是向官员禀告或者请示的场合才用这个礼。

在跪拜礼之中,也还有更为尊敬的,那就是避席而拜。要离开自己的座位,站立起来,然后行跪拜礼。当然如今基本就是用来溜须拍马的,若是一个高官举办筵席,这些下官就会这样还礼,以表示自己对于这位长官的尊敬。

这跪拜在虞朝都是两拜礼,而九卿见到了国公,也是行两拜礼。

这行礼也有区别,九卿在西侧先行礼,国公在东侧回礼。

这若是官衔相差很大,那就是南北方位受礼。至于到了四命以上,那么就是卑者在下面跪拜,而尊者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