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心生二难 不知所措(1 / 3)

虞书 大虞太史令 1631 字 3个月前

“应之,进来吧。”

封慎言推开门,进入到房间里面,对着自己老师行礼。

行礼之后,封慎言静静站在一旁打量自己的老师,文白如今已是不惑之年了,鬓角多了几缕银丝,精神仍矍铄。

他虽然被誉为河左大儒,然而还是一袭青衫,贡士出身。

“应之,这次我来是向你道别的,华士鸿以荐贤之名,推荐我去进谏。”文白面色平静。可封慎言知道。虽然老师他同华士鸿政见不和,但是能向皇上进言,为国效力,是老师一直以来的梦想。

想到从前言官的下场,封慎言心下有些不安,谨慎的询问:“老师,你准备向皇帝进言什么呢?”

“我这次要进谏的事情有五件。一是整军备武,从英宗皇帝以来,国家年年动武,十军鱼龙混杂,各地厢军也良莠不齐,更有甚者,虚报损耗,贪食空饷,军队若不整治,恐会重蹈前朝覆辙。”

“二陛下明年将要前往东岳封禅,此乃国家大事,四方万国之人皆要朝贺,天部官员应有所准备,除此之外,应该从其他八军和各地厢军之中抽调精锐将士,防备出现什么意外,有损国威。”

“三太祖高皇帝设置仓廪,丰年藏粮,灾年救民,这本是善举,然仓廪放置野外,守仓却是老人,仓廪周边少有居民,或是遇到野火,救之不急,或是被湿气湿润,导致仓中粮食发霉。这样空负太祖高皇帝一片为民之心,不如移入城中,派遣大户人家看护。”

“四太祖高皇帝设立国学府学,选才入校,严选教员,方有文宣之治,然昭宗以来,师范庸常,往往徒有其名,误人子弟,辜负圣上兴学育才之心,如今应该甄选有才之士,填充学校,这样教学相长,后辈良才不至于埋没。”

“五朝廷设立科举,本来在于选贤举能,以求共兴治道,然各地学正,不以贤能为首,追求虚名,每当乡试之时,只求名数,不求才能,文字稍优,冒选贡士,如此士子不求学问,但求侥幸,此风盛行,五经遂亡。”

封慎言侍立一旁,静静的听着自己的老师说完,才对文白行礼说:“先生顾虑深远,然圣上一心封禅,除却第二条,其他唯恐难入圣听,至于第五点,牵扯朝中官员众多,学生担心,他们会因此弹劾先生。”

“应之,还记得我教我书房里面的那对联吗?”文白负手而立,正气凛然。

“学生记得,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先生既然执意如此,学生也不在多劝,望先生一路珍重。”封慎言无奈的叹息一声,知道老师心意已定。

文白看着自己的学生,宽慰一笑:“你也不过太过忧心,这些我自有计较。华士鸿虽然不学无术,但素有礼贤之名,为师是他推荐而来,无论如何,他也会维护为师周全。”

封慎言点点头,知道老师说的不无道理,如今华士鸿开府治事,的确需要树立权威,倘若文白有什么三长两短,对华士鸿的名声有害无益,朝中百官就算想要弹劾文白,也要先考虑一下他背后的华士鸿。

文白再次吩咐说:“应之,你文章火候到了,明年开科你也应该去博一个出身,大丈夫读书十年,理应匡扶天下,兼济苍生,不可皓首太玄,成为无用书蠹,两脚书架。”

封慎言点点头,他现在到还没有考虑要去藏家科举,对于现在这个皇帝,他可没有多少好感,登科之后一件小事做错便有破家之危,哪有秀才这般逍遥自在。

师徒两人接下来谈论一下学问,文白自然知无不言,两人相谈甚欢,不觉一个时辰就过去了。见天色不早,文白才动身离开。

恭送文白离开之后,封慎言松了一口气,然后走到后院。

方进入自己房间,封慎言就闻到了一股幽香扑面而来,黄莺般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相公,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