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人上自大臣,下至庶民。
攻击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
温体仁是靠同东林党人撕破脸皮激烈斗争,才得以晋身内阁。
因而一直被东林一气视若仇敌,但他不断受到恶毒攻击甚至在朝野间遭到普遍恶评,可偏偏皇上宠信他!
或者有些时候,是温体仁示意麾下弹劾他,就是为了向崇祯证明,陛下用我请放心,我绝不会结党营私!
事实证明,在崇祯一朝,尽管他换内阁换首辅换的勤快,但温体仁是时间最长且最稳固的那个。
温体仁麾下的党羽大多都是因为利益集合在一起的,下次利益不一致,那咱们就说拜拜。
所以朝臣与他关系密切的几乎没有。
这就让崇祯非常信任他。
因为一个孤臣,只能依附皇帝给他撑腰,才能满心的为他办事,才是最可靠的忠臣。
再加上温体仁不贪钱,属实是在明末的环境内,是一朵白莲花了。
这两点外在就让崇祯觉得温体仁是可信任的。
除了这两点之外,不求财不结党,剩下的便是温体仁非常注重自己的名!
在加上崇祯行风乱世中用典的信条,用严苛的律法驱动臣民给他办事。
他们性情气质上却颇有些相似之处。
两个人都是洁身自好、刚愎自用、刻薄残忍又好用聪明。
或许正是这种性格上的契合,才是他们君臣遇合的真正基础。
但人格契合使人阶段性失明,就看不到对方致命的弱点。
温体仁行事也显得刻薄寡恩,暗中被崇祯引为知己。
崇祯任用温体仁还有一个意外的好处,就是温体仁无形之中成了代他受过的替罪羊和挡箭牌。
故而崇祯直接让御史回家养老。
都什么时候了?
外敌入侵,内乱刚刚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你们不去思考如何退敌的策略。
反倒来弹劾朕的首辅,是不是脑瓜子有毛病?
朕对你们这群人很失望!
一个言官被摘了乌纱帽,并没有吓到众多御史。
他们接连上书弹劾,在外督师的兵部尚书张凤翼和镇守通州兵部侍郎仇维桢。
说他们报捷的内容是二百余人,隐瞒了我大明官军损伤千余人的事实。
在叙功首推监视内臣,是别有用心的,御史们并且义正词严地请求罢去所有督军内臣(太监)。
换了张凤翼以及仇维桢。
至于换谁?
他们不管,皇帝自己决定,换人就行。
崇祯真的被激怒了。
他对文臣昏庸武将怯懦的痛恨,对言官的厌恶和自己一片苦心不被理解的厌恨,嗡的就爆发开来。
整个大殿都传来他咆孝的声音。
朕刚刚有了点好心情,你们就来给朕添堵!
一个个自诩为忠臣,可忠臣是这样做事的?
生擒高迎祥的消息都没捂热乎,这帮人就又开始出难题。
当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说实在的,崇祯真的很想做出一副虚怀纳谏的圣君姿态。
一直接受的儒家道德意识也要求他虚心纳谏。
但另一方面,他对言官和其他进谏者的怀疑与厌恶,以及强烈排斥一切批评的虚荣心。
你们也配批评朕?
朕乃大明的中兴之主!
此时崇祯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全都宰了,要么就拖到午门外全都打死。
可是他长呼一口气,努力压制自己的想法。
这帮狗言官就是想要让朕如此做,去成全他们的美名,让朕的名声受损。
你们想得美,朕偏不遂你们的愿。
崇祯下令叫人把御史关进诏狱,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