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量子计算机新闻发布会(3 / 4)

学者、专家,都觉得心塞不已,同时还有着羡慕。

在80年代、90年代,在美利坚毫无疑问是最幸福的,经费相当的充足。而到了21世纪头10十年,则是在欧洲比较幸福,那时候欧洲在科研上不断增加经费,学者可以获得比较多的经费。

可是到了现在,美利坚、欧洲的经费,就减少了许多,反而是原本被鄙视不已的华夏,科研经费每年都以相当可观的数据攀升着,如今科研经费仅次于美利坚,超过欧洲总和。

华夏在一个个领域取得神速进步,背后是华夏巨量的科研经费也在神速增加着。

按照这个科研经费增加速度,也许也就是5年左右时间,华夏在科研经费的投入就会超过美利坚。

2013年,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因为这一年,按照购买力计算gdp的话,华夏的gdp总量超越了美利坚。也是在这一年,华夏在科研上的投入超过了欧洲总和。

“下一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则是交给了海外媒体记者。

“朱教授,你好,我是来自不列颠的《泰晤士日报》的记者安娜。”这位金发碧眼的美女记者‘安娜’,身材相当的火爆,但是却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安娜握着话筒问道:“朱教授,我想问的是,外界普遍认为,量子计算机最有可能诞生在美利坚,你又是在美利坚工作很长时间,有人认为是你盗取了他们的技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朱颂纯略微皱了皱眉头,他说道:“我想这是完全子虚乌有的事,在美利坚我从事的是计算机视觉、统计与应用、人工智能,并不是研究量子计算机。”

“如果不知道其中的差别,我想可以自己好好去做一下研究。”朱颂纯露出蔑视之色,这之间可是有巨大的差距,有着一道非常大的鸿沟:“更何况,不管是ib还是谷歌、微软,他们在量子计算机上距离诞生真正意义上的量子计算机,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说到这里,朱颂纯显得相当的有底气。

因为,如果不换作一个思路的话,那么想要在同体积下性能超过华夏的量子计算机,那些巨头可不容易。

除非他们在半导体上,或者算法上,取得突飞勐进的进步。

朱颂纯作为量子计算机的负责人,他太清楚了,虽然实验室也就那些研究员,可是背后却是有着大量的研究人员、工程师,不然的话也不会短短三年就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功。

ib量子计算机中心,确实阵容非常豪华,但是ib量子计算机中心的研究人员、工程师,一天工作仅仅4.5个小时,可是他们研发人员,平均一天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而且背后的力量,相加起来不比ib量子计算机逊色半分。

算法、架构,都是由刘一辰他们这些数学家解决。量子衍变,则是有量子物理学家进行解决。

更何况,华夏在碳基芯片上取得了巨大突破,又有顶尖的光刻机,最终不惜一切代价,才有这台量子计算机。

传统的硅基芯片,想要支撑起一台量子计算机,谈何容易,按照他们的预计,哪怕硅基芯片达到天花板,那么估计量子计算机也就只能达到120个量子比特的性能。

可是硅基芯片不一样,天花板远远高于硅基芯片。

“下一个问题。”

这一个问题由abc记者进行提问,她手握着话筒提问道:“朱教授,作为量子计算机研发项目的负责人,你有没有打算重新前往美利坚工作,众所周知,美利坚有着最好的科研环境、最多的科研经费,而在美利坚你一直是享有盛誉的科学家,如果你前往美利坚工作,我想加入美利坚科学院院士,也就是一年两年的时间。”

“抱歉,我不会前往美利坚工作,在华夏我很开心,也很充实。”朱院长澹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