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秦王此时的行为,非常完美地印证了这句话。
……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清晨。
静谧的长安城刚刚从宵禁中苏醒,城中的居民照常开始一天的生活,完全没有察觉到这是充满了腥风血雨、将会决定未来梁朝百年国运的一天。
而太子和齐王就这么策马走出东宫,经过玄武门,前往临湖殿。
其实在张婕妤通知两人的时候,齐王更加倾向于张婕妤的建议,集结军队随时待命、托疾不朝,静观其变。
但太子认为自己的部队都已经集结待命,而负责看守玄武门的常何是自己人,再加上有宫中禁军,秦王应该不敢在宫内发动政变。
他还是坚持要入朝,因为他还要关注事态的发展。
秦王向梁高祖告状说他Yin乱后宫,如果梁高祖召他入朝对质而他不去的话,可能会被梁高祖更加怀疑,让他陷于被动。
很显然,齐王才是更理解秦王的那个人。
毕竟他在战场中亲眼见过秦王砍人,知道这个人的危险性。但很可惜,他和张婕妤都没有坚持自己的看法,没能对太子产生足够的影响。
临湖殿周边的景色依旧优美,只是相较于往日,却多了几分令人心季的静谧。
「恐怕有变!」齐王首先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
他和太子赶忙拨转马头想要熘走,但藏身于暗处的秦王和尉迟敬德已经冲了出来。
那把让突厥人「观之以为神」的大弓此时已经拉开,粗大的箭锋如同新月弦上的闪亮光点,而光点的目标则是太子。
这一幕应该在齐王眼中留下了极深的恐惧。
因为他见过战场上的秦王,知道秦王的箭有多致命。
箭无虚发、力透门阖的大箭已经为太子奏响了死亡的倒计时,而在秦王纵马冲过来的同时,齐王也在尝试着张弓搭箭。
然而,这个自诩「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猎」、曾经在晋阳以射猎百姓为乐的齐王,此时却一连三次没能将手上的弓拉满。
三箭,全都在距离秦王一丈开外的地方颓然落地。
齐王不可思议地低头,发现自己的手竟然在微微颤抖。
在这之前,太子和齐王都无数次谋划过要如何杀死秦王,但在真正兵戎相见的那一刻,他们才发现,原来自己从来都没有做好在战场上与秦王正面对决的准备。
而秦王手中的一箭已经离弦,伴随着呼啸的破空声,大箭从太子的后心射入,又从前心贯出。
应弦落马。
对于太子而言,他死得很突然,也很合理。他与秦王箭下的那么多亡魂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在大箭面前他太子和兄长的尊贵身份全然没有任何意义。
但对于秦王而言,随着他亲手杀死兄长的这一刻,一个最大的政敌被铲除,但也有一些东西,永远地离他而去了。
据说晚年的秦王曾经感叹:吾死之年,廿六而已。
显然,直接肉体消灭对方一直都不是秦王的第一选择,他一直在尝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威望、想要让梁高祖改立他为太子。
那样的话他也就不用在这种地方展现自己的决断。
但那种可能性终究还是消失了。
接下来的进展,没有太多需要李鸿运干预的地方,基本上全都按照史料记载上发展。
齐王被尉迟敬德追杀,在慌乱中被流失射中坠马,但在逃亡中进入小树林却恰好撞见了因为战马受惊而摔在地上的秦王。
于是,齐王从秦王手中抢过弓想要勒死秦王,然而尉迟敬德紧随而来。齐王赶忙放开秦王想要往武德殿的方向逃走,但尉迟敬德快马追上,将他射死。
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