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了朝政,可是这么一搞南明的乱局彻底无解,这时候不要说马士英只是个中人之姿,就算明代历史上最牛的首辅杨廷和、徐阶、张居正等一起复活,也无法阻止南明最后的败亡了。
张文明与陈名夏在这里大骂马士英误国、皇帝昏聩,可赵福祥却不想听这些,他要听的是北方到底怎么样,李自成是不是在一片石被清军打的大败。
可是等赵福祥问了后,陈名夏却对军事没啥了解,毕竟他只是个文官,朝政可以问他,打仗确实一窍不通。
不过提到流寇李自成,陈名夏难得可贵的为马士英说了句公道话:「大哥,三弟!奸相马士英这两个月唯一做的正确之事大概就是联虏平寇了!」
联虏平寇又称借虏平寇,指的是南明弘光政权采取联合满清力量,来消灭中原地区的李自成和张献忠等农民军的政策。
当然这是后世百度上的解释,虽然百度的知识不一定全对,但是能大庭广众写在上面必定获得了主流人群的认可。
事实也正是这样,后世的大部分历史学家都是用阶级矛盾来解释历史,认为满清没入关时大明内部的主要矛盾是失地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
但是满清入关后,主要矛盾就从内部矛盾变成了一致对外的民族矛盾,而这时马士英等南明官僚却不顺应历史大势,与流寇联合一致对外,偏偏要倒行逆施联合满清剿灭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这样开历史的倒车还不是罪人吗?
再加上后世明史是东林党的大笔杆子黄宗羲执笔,能说马士英好才怪了,错误的历史书和错误的历史观,就将南明原本的历史抹黑的不成样子。
不过赵福祥在网上冲浪,上面各种翻案文章不尽其数,其中就有为马士英翻案的文章,那个笔者认为不能将南明乱局一股脑记在马士英头上,特别是这个联虏平寇,这可是朝廷全体的共识,没有东林党点头,朝廷根本不可能派出使团北上和谈。
历史上将联虏平寇这个黑锅扣到马士英头上确实有些冤枉他,当时第一个上书提议联虏平冦的是马士英不假,可是史可法、张慎言等东林党可没反对,反而全体赞同。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当时南明确实出现了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朱由崧的合法性,原本这个皇帝并不是朱由崧当的,是人家崇祯朱由检的,按照正常程序朱由检死了也是他的儿子来当。只是现在朱由检被李自成逼的在煤山上了吊,才轮到朱由崧来当这个大明皇帝。
朱由崧登上皇帝宝座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证明自己的合法性,这个需要怎么证明?当然要高举旗号为先帝报仇,所以朱由崧和李自成等流寇是绝对没有和解的可能。不止没有和解的可能,朱由崧还要在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昭告天下要为先帝报仇,这样才能证明他是正统,同时在国家人心惶惶的时候为大家定一个目标,也能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第二个就是财政问题,从崇祯元年开始,国家已经打了十七年的仗,北方被打成一片废墟。南方各省虽然还好,但是打仗的钱财粮食可都是从南方各省运去的。虽然现在北方各省落入流寇手中不用管了,可是长江沿线还有七八十万军队等着吃饭领军饷,这些钱还是要从南方各省老百姓身上收刮。
国家需要钱,可是明朝士大夫是不用交税的,南直隶这里文风鼎盛,大量土地被世家大族占据,如何搞到更多的银子就成了摆在马士英等内阁阁臣面前的第二道难题。按规矩收税得罪原本就不多的自耕农,按照土地收税又得罪南直隶的文人,不收税北方的江北四镇还不干。所以马士英需要时间慢慢的化解朝中的种种矛盾,为了争取时间必定要在李自成和满清二只势力中挑选一个结盟,李自成上面说了根本不可能结盟,那剩下的只有满清了。
同时满清还有一个大弱点,那就是人口问题,现在的满清全族满打满算不到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