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铸造(2 / 3)

明末一家人 有限无敌 304 字 2022-07-08

制成!”

赵志宽点头让王铁匠出去准备,他这边则要建一个化铁炉,用来将生铁融化铸造轴承。

至于这个化铁炉就简单了,赵志宽甚至不用找什么铁匠师父,他自己就会建这个化铁炉,因为他经历过那个全国大炼钢铁的时代,当年赵志宽正在上高中,作为紧缺的知识分子,赵志宽被村里找去给县里派来的技术员打下手,经过他们的努力,为村里建成了一座高炉和好几个化铁炉。

赵志宽早已经将脑海中记忆的高炉与化铁炉图纸画了下来,上辈子高炉因为工艺不行,只生产了几炉地条钢就废弃了,但化铁炉还是成功的。至于高炉,赵志宽相信有了手册上的指导,自己一定能建成合格的炼钢高炉。

赵志宽使用的这种化铁炉是从元代就开始使用的三节炉,这种炉子由上炉身、下炉身、炉缸共三节叠合而成,因为结构较简单,易于维护,在元代至49年前被大量使用。不过这种炉子因炉身低,燃料消耗多,在后世已经被淘汰,后世的化铁炉都使用更加节省燃料、污染小的冲天炉。

赵志宽用的图纸当然比元代的三节炉要先进,经过后世技术员的改良,在下炉身加了鼓风电机,用来充足的氧气,不过赵志宽现在手中可没有电机,自然这一点就省略了,没有电机只是产量有些小而已,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影响。

赵志宽带着人按照图纸施工,在两天的时间里就把化铁炉建成了,等王铁匠将翻砂模具完工后,化铁炉这边正好也完工了。

王铁匠看到新建成的化铁炉,不免感叹道:“师父,还是您老手艺好,这化铁炉这么大,一炉能出一千斤生铁吧?”

化铁炉的出铁量与炉缸成正比,赵志宽原本可以建成2吨的化铁炉,但他想这么多铁水没啥用,自己还没有大规模建炼钢厂,目前一千斤的已经够用了,所以赵志宽将炉缸缩小,现在一炉可以最多可以出一千五百斤的铁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赵志宽看王铁匠已经将翻砂模具搬来了,既然自己这边化铁炉已经建成,那就不等什么黄道吉日了,直接开始施工。

熔炼生铁的步骤可比炼钢简单多了,先将一定量的煤炭装入炉内作为底焦,它的高度一般在一米以上。

点火后,将底焦加至规定高度,从风口至底焦的顶面为底焦高度。然后按炉子的熔化率将配好的石灰石、金属炉料和层焦按次序分批地从加料口加入。

在整个开炉过程中保持炉料顶面在加料口下沿。经风口入炉内的空气同底焦发生燃烧反应,生成的高温炉气向上流动,对炉料加热,并使底焦顶面上的第一批金属炉料熔化。

熔化后的铁滴在下落到炉缸的过程中,被高温炉气和炽热的焦炭进一步加热,这一过程称为过热。随着底焦的烧失和金属炉料的熔化,料层逐渐下降。每批炉料熔化后,燃料由外加的层焦补充,使底焦高度基本上保持不变,整个熔化过程连续进行。

炉料中的石灰石在高温炉气的作用下分解成石灰和二氧化碳。石灰是碱性氧化物,它能和焦炭中的灰分和炉料中的杂质、金属氧化物等酸性物质结合成熔点较低的炉渣。熔化的炉渣也下落到炉缸,并浮在铁水上。

三节炉最高能达到1400度左右,再往上就需要提高添置设备了,按照三节炉的构造无法在提高温度,所以炉内的铁水呈现一种暗红色。

王铁匠看到铁水,叫道:“师父,差不多了,可以灌模了!”

赵志宽点头,指挥工人小心的将炉身倾斜,将铁水缓慢的倒入开口的模具中。过了半个时辰,模具表面不在发红,赵志宽让工人小心的将沙模去掉,露出里面银灰色的铸造件。

这时候的铸造件温度已经降到二百度左右,边上工人小心的将水洒在上面,为铸造件降温。等温度降的可以接受了,赵志宽才上前仔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