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的偏屋修复如新,隐约能够听到嬉闹和聊天的声音。
面前的大殿门窗完好,重新变成了紧闭的状态。
他和莫珂对视了一眼,谁也没有多说什么。
就在宗泽准备推开大殿门的时候,右侧偏屋里走出了一位中年道人。
这位道人扎着发髻,手捧一本线装书正津津有味的琢磨着。
一边看书,嘴唇也一边动着,似乎在默念书上的内容。
这个时候,左侧偏房的门也打开了,冲出了三大一小的四位小道士。
其中最小的那位看起来只有十一二岁,满脸的稚气,身高也不足150公分。
另外的三位小道士都在十八九岁,看起来充满着青春的朝气。
不过也有一位小道士,眼神阴鸷,始终低垂着脑袋,完全是被自己的道兄弟们给推搡出去的。
“玉山道兄!”
“又在看诗本啊!”
小道士们如同欢脱的麻雀儿,来到了中年道兄的身边。
“去,你们四个到别处打扰去。”
“地里的庄稼收拾了吗?”
“在有些日子稻穗就要灌浆了!”
名为玉山道兄的中年道人合上手中的诗本,拿出长辈说教的派头。
这个时候,站在旁边的一位小道士,吐了吐舌头。
如此俏皮的动作让古板的玉山道兄顿时板起了脸来。
“康乐道弟,你想要说什么?”
那个吐舌头做鬼脸的康乐道弟听到自己被点名之后,犹豫片刻选择了向前一步。
“玉山道兄…”
“观主下山都三个月了吧?”
“为什么他老人家还不回来啊!”
“他不是说去赣府的总观向掌教论道吗?”
康乐道弟的问题,也是其它小道士想问的。
没想到这个问题却让玉山道兄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作为道士,玉山道人从小就在千心观,在教义上颇为熟捻,但是对于人情世故和说谎就不太擅长了。
只有那位眼神阴鸷的小道士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反应,他只是抬手抚上了自己胸前,似乎在保护着怀中的某一样东西。
见玉山道人没有说话,年纪最小的那个小道士开口了。
他长着一张娃娃脸,皮肤道士白皙的很,模样刚刚脱离了幼童的样子。
这也是这处千心观中年级最小的道士,他是掌教从山下的镇子里捡回来的。
赐道名:润泽,偏向水,正好顺应他的木根命格。
“道兄,我前些日子听外村的小红说,山下在打仗咧!”
“小红的父亲从山下回来,说解放军已经开始解放咱们了!”
“观主他老人家,不会去打仗了吧?”
“鬼子来的时候,就有很多道兄去打仗了呢!”
……
润泽的话多少带点儿童言无忌、
道士乱世下山是个传统。
作为夏国本土的教派,道教很少像外来和尚那样盛世开门迎香。
反而在乱世的时候,总会下山救世!
在抗击鬼子的那几年,千心观也牺牲了不少年轻体壮的道士。
他们背着行囊,穿着布鞋,下山从军入伍,加入到抵御外地的队伍中。
所以此刻,提到战争和下山,多少让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不要胡说…”
“这场仗和前些年抗击鬼子情况不一样。”
玉山道兄摇了摇头。
他似乎知道什么,脸上出现了挣扎的神色。
最终什么也没说多说,反而变了脸色大声的呵斥道。
“观主下山自然有事要办。”
“到时候自然会回来!”
“都去地里干活去,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