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明三百年间,铜产地是在江西的德山和铅山,年产不过五十万斤。
如果铸成铜钱,也不过四十来万贯,根本就只能是挠挠痒。
所以明是的铜多来自日本。
日本对于金银限制出口,但对于铜却官职不严,是其出口大头,喜欢拿铜来换铜钱。
为了发展生计,扩大地方财源,采滇铜就被提了出来。
“滇省七山两水一田,年赋不过两百万块,确实需要铜矿。”
朱谊汐叹了口气,绥远都同意了,自然对云南不能反对。
银圆虽然深入人心,但民间用的最多的还是铜钱,尤其是铜圆,更是收到喜爱。
“罢了罢了!”
朱谊汐选择了同意。
而在另一边,则是内务府对于齐国金矿和银矿开采的利润。
由于齐国不具备铸币这样的技术,故而其像日本那般,用白银来换取银圆。
内务府了不愿意把这赚钱的买卖给朝廷,故而直接拿起了库存,再用白银去往朝廷换置。
朱谊汐粗略一瞧,顿觉惊叹:
齐国仅仅是在绍武二十一年,就提炼出来二十万斤白银,三万斤黄金。
如果换成银圆,那就是六十二万银圆。
对于小国寡民的齐国来说,这是一笔庞大的数字,随着开矿的人数越多,其利润也就越高。
仅仅依靠着开矿,就能躺着过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