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乡老就把他当做泥菩萨,什么也不让他插手。”
“每年十块钱,十石粮,虽然比种地强了些,但有什么用,哪里算是官老爷?”
乡长、乡老、乡警。
从九品官衔,年入十块银圆、十石粮草。
其俸禄不高,这是朝廷和皇帝特意压下来的。
按照千户一乡原则,小县六七个,大县十来个,三老则十人,全国一千六百县,那就是十来万人。
不降低俸禄,根本就养不了。
但相比较天天在地里刨食的庄稼人,这点俸禄又很可观了。
更关键的是手握权力,有地位,这就是农民难以企及的。
武进顾及脸面,忙呵斥道:“你个女人懂什么,咱如今是官身,别看那地主老财有钱,见着老子也得行礼。”
“秀才公算什么,哪里比得某?”
朱谊汐笑了笑。
武进述说起他的来历。
他本是镇江人,也是军户出身,当年绍武皇帝入南京城,他索性也就投军,忙忙碌碌二十年,得了十几亩地,得以在什长任上退伍。
可以说,他明哲保身活了下来,但也与立功无缘。
“京营四十岁就不要人了,地方上的巡防营四十五岁才去人。”
武进饶有兴致道:“当时出军的时候,按照我的资历是能够进巡防营担任队正的,管理百八十号人。”
“我可不想再去当丘八了,还是当官舒坦,乡老再小也是官啊,比之前的保长甲长强多了……”
说着,他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然后他又苦恼了抓了抓头发:“老子要是队正,下到地方就能去县衙了,六房书吏也能当人一任,那可是正九品……”
就像后世那样,军中转任地方,按照惯例是要降阶使用。
不过在底层却又不同。
因为队正就是正九品官,总不可能让他们去当六房文书吧,故而基本上按品而分。
而到了队正以上的武官,退伍后基本上就是养老了,会在地方挂个闲职,如主薄,布政使司参政等。
毕竟在三十岁就能当爷爷的年纪,四五十退伍完全可以养老,实在没必要当官了。
而军方的扩张,文官们也是不会不管不顾,当了闲官已经是开恩了。
由于多年来的扫盲运动,以及随军学堂,普通士兵需要粗通五百字,而军官阶级则是两千字。
当官对于军官们来说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官场。
武进觉得眼前这说着北京官话的男人很投缘,很是交浅言深了一番:
“这乡老名声很大,有个叔叔是监生,有个侄子是秀才,在隔壁县担任书吏,就算是知县老爷见了也得给几个面子。”
“我这个武人,对他们来说就是个大智不识的粗人,那些村长不听我的话哦……”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苦恼万分。
到了乡里,他几乎是成了印章,只能盖印签字的份,根本就没说话的权力。
朱谊汐谈笑着,说起了为官之道:“作为三老,向上你要巴结县衙,向下你要安抚百姓。”
“所以想要获得威望,最要紧的获得支持,尤其是县衙,那乡警可是知县任免的……”
听到这,武进恍然大悟,立马握起了他手,想要进行结拜。
朱谊汐忙拒绝,留下两块银圆,就果断离去。
他回首再看了一眼这宅院,旋即离去。
坐上马车,朱谊汐叹道:“这三老有利有弊,要是没点本事的,根本就无法驾驭。”
“可为官之道,总不可能进行培训吧?”
“不过,控制钱粮,就是控制命脉,控制人心。”
不过对于三老,他又有了新的思量:
这点俸禄,着实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