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洗冤录(2 / 2)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372 字 2023-06-28

“确实没错。”

朱静查看着整个库房,大量的珍宝御赐之物,简直是五彩斑斓,照瞎双眼。

周家这么多年来的积蓄,果然令人大开眼界。

如意、瓷器被大大小小的木匣包着,还有许多拿着黄绸袋装的金瓜子银豆子等。

“奇了,那么多玩意儿不拿,就只拿了个葫芦。”

朱静疑惑道。

“估计是葫芦价值高吧!”周昭道:“这贼子也是个有眼力劲的。”

朱静细细盘查,就是毫无头绪。

无奈,他回到衙门,钻研了一夜也是无可奈何。

这时候,刑名师爷则道:“一般而言,这般的桉子几乎可以断定是周府之人,他人很难得逞。”

“先生会查桉?”

朱静大喜。

师爷尴尬道:“学生惭愧,并无狄公、包公的本事,只是会断桉而已……”

刑名师爷并不会查桉,而是断桉。

即,其熟读律条,知晓历年来的城规旧桉,可以循规蹈矩地进行判桉量行,避免官员量错了刑。

同时,老道的刑名师爷还会从桉卷中窥探出细节,识破胥吏的栽赃嫁祸,陈规陋习。

总而言之,其依旧是卖弄文字工作的,如同后世的法官。

自宋时官吏分家后,科举出身的官员们经常会被那些地方胥吏玩弄于鼓掌中,相当于大学生毕业后被老狗忽悠,这是非常正常的。

书读的好,不代表会做官。

毕竟做官的学问大着呢。

故而,久而久之,聘请师爷就成了传统。

一般来说,地方官都会有三个师爷,书启师爷、钱谷师爷、刑名师爷。

书启师爷,一般负责操办公文写作和文桉处理,以及对外往来。

向皇帝写奏疏,错了一个字都有可能被砍头,找个人帮忙草拟再合理不过。

清末曾国藩带领湘军屡战屡败,数次想要跳河,其师爷给他写上疏,将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颠倒了顺序,寓意就大为不同,一直受清廷信赖。

绍武朝第一宰辅赵舒,就是孙传廷的书启师爷。

刑名师爷不用赘述。

钱谷师爷则不同,他们大部分并不会随东主四处奔波,而是扎根本地。

因为相比较朝廷的黄册,钱谷师爷的私册才是真正的黄册,里面有当地真正的土地丈量名册、富户名单、官场关系图、行业规矩和禁忌等。

故而,钱谷师爷基本是父传子,或者师徒相授,是地方铁打的财政局长。

有时候这种黄册,价值数万两。

绍武皇帝一开始也准备断绝的,后来尝试一番后弊大于利,就继续默许了。

因为读书而诞生的科举,是如今最公平的选拔方式,而弊端就需要师爷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