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两女,李香君生下两子,寇白门则是龙凤胎,
七个子女,最大的差不多有十七岁,最小的也有十岁。
由于是私生子,辈份自然不能沿用,故而只能采取名字偏旁部首为木字旁。
近些年来,皇帝虽然时常光顾,但鉴于她们的年龄,就没有让其生育,毕竟年龄高了,就太耗精力。
相较于高郃是勋贵出身,开局就能继承一个公爵,从事武举。
而三女则走从商路线,靠着皇帝的资源,盐、铁、茶、马、糖,都掺和一些,十来年已经身家百万。
高郃的身价都没那么多。
自然而然,有了财富之后,其子自然会去读书,然后考取功名,再不济也能从商,富贵一生。
几个女儿更是早有出路,要么与勋贵子弟定婚,要么是书香门第。
很显然,这一支起来了,其影响也不可小觑。
很快,在外求学的朱栎,朱枡兄弟二人,气喘吁吁而归,见到三女后,就忙磕头行礼:
“儿子给娘、二娘,三娘(大娘、娘,三娘)请安——”
“起来吧!”卞玉京笑道:“你们兄弟二人安全归来,就是我们最大的福气了。”
“没错。”李香君言简意赅。
寇白门则虎着脸道:“没惹什么祸事吧?可不要学那些浪子,寻花问柳,荒废了学业。”
“儿子们不敢。”
二人忙摇头。
老大朱栎则道:“儿子们过了府试,就匆匆的回到玉泉山,筹备明年的院试。”
“好了,你们回去休息吧。”
卞玉京轻笑道:“考完了两场试,怕是累得不轻,回来休息正好,我们几个做点好吃的给你们补补。”
两兄弟欢喜了几句,就去休息了。
“你说,他们要是也有个爵位继承,就不用那么辛辛苦苦的读书了。”
卞玉京心疼道:“同样都是他的儿子,有的封王,有的继承公爵,世代显贵,就咱们儿子辛苦读书。”
“怎么还提这事?”李香君摇头道:“木已成舟,皇帝能让你把儿子养在身边就已经不错了。”
“你要是想让儿子封王,就得从小被别人抱养,哪有如今这样伺候在膝下。”
“是啊!”蔻白门点头附和:“凡事有得有失,咱们如今要紧的就是做生意。”
“给儿子们多积钱财才是正事。”
“不行。”卞玉京则犹不肯罢休,宝塔直晃:“等到皇帝来了,我要与他说说,都是儿子,怎么能这般不公平呢!”
“等老大和老二考了秀才,让他们去国子监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