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研制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利坚、俄国、大不列颠、法兰西等少数几个国家,技术门槛很高。
别看华夏有自己自主研制的歼10战斗机,还有已经试飞的歼20战斗机,但是却没有属于自己的航空发动机。
一旦打仗的时候,那么这就很危险,容易被卡脖子。
不过秦元清打报告上去,结果却被打回来了,上级委婉的说,目前已经有专门的团队在研发,然后说了一堆东西,秦元清只是淡笑,不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在这个领域,上级不信任么。
目前华夏最有名的两个航空发动机科研莫过于‘昆仑发动机’和‘太行发动机’。
‘昆仑发动机’早在1984年就进行立项,定位是中等推力级的军用涡喷发动机,该发动机经过几百项严格的地面考核试验和空中考核试飞后,于2002年7月被正式批准设计定型。它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
‘昆仑发动机’的研制单位是华夏一航奉天发动机设计所,研制周期长达18年,然后试飞时间长达8年,直至如今才真正投入使用。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发动机从只能测绘仿制、改进改型跨入了自行研制的新阶段,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不能自行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历史,也标志着我国航空发动机设计翻开了自主发展新的一页。
‘昆仑发动机’的推重比为7:1,最大外径882毫米,总长4635毫米,燃气发生器大修间隔时间不少于6000小时,动力涡轮大修间隔时间为20000小时,动力涡轮总寿命为100000小时,燃气发生器总寿命为40000小时。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昆仑发动机’立项于1984年,对准的是二代半战斗机,它一成功实际上已经落后了,现在都是换装在歼7、歼8飞机。
‘昆仑发动机’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它的出现只是代表我国可以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但是依然无法改变我国的航空发动机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太行发动机’,这些年不断出大新闻,鼓舞人心。‘太行发动机’于1978年预研,1987年立项,2005年底才完成设计定型审查考核,历时27年。其由华夏航空研究院606所研制,是国产第三代大型军用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太行,号称‘天下脊梁’。华夏第一台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取名太行,其意义不言自明。
虽然说最新的s10‘太行’发动机配装在国产歼11b重型战斗机顺利完成定型审查,标志着我国从第二代发动机到第三代发动机的跨越,但是一个问题始终无法忽视,那就是‘太行发动机’依旧存在着大量的缺点,定型至今,发动机的质量仍然不稳定,到目前都处于排故阶段。
如果给现在的‘太行发动机’一个评价,就是‘太行发动机’勉强能用的夯货,还不足以与国际先进航空发动机相提并论。
虽然自己的课题报告被拒绝了,但是秦元清并不沮丧,毕竟没有上级的研发经费,他自己也可以搞,他并不像其他科学家没有科研经费就没辙。
秦元清每天沉浸于图书馆中,查看着航空发动机相应领域的书籍,充实着自己的知识储备。
每个领域,其实都有很大的差距。
比如汽车发动机和航空发动机,说起来都是发动机,但是两者的技术含量是天差地别,完全没有可比性。
随着了解越来越多,秦元清就有些明白了,为何航空发动机难度这么大,因为这涉及到两大方面,一方面就是基础材料,一方面就是设计。
基础材料,这简直是华夏的薄弱点,因为国家以前没钱,在基础研究投入并不够。而基础材料研究,往往是对可能的元素配比和制造过程进行详细的理论论证,再去消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