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节课都是按照老师所设想的计划完美完成的。当我们完成每一节教学活动时,我们都应该要对其进行总结,哪里讲的完美,学生配合完美,哪里的教学设计出现了误差,出现误差是学生的配合问题,还是自己的设计让学生难以理解。除了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时,还要总结他人的教学经验,更关注教师专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教师是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息息相关的,他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名教师是受到社会的多少尊重、受到国家政策的多少重视等各种外部环境的种种作用的,这些外部环境也会对教师产生各种影响,或是积极作用,也或是负面影响。
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
3的被动学习为主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这是千百年来一次次提及的观念,而在这些观念之中,尤其涉及到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俗话说一个人最好的老师终究是兴趣,只要当一个人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把获得新知识作为自己的内部需要。教师应该让学习认识到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无止境,在学生的学习中可以寓教于乐,让学生积极参与,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学习知识。
有了乐趣,学生的参与就成了他们的自主行为,学习有趣,才能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兴趣,老师在辅导学生学习时,态度应和蔼可亲,和学生处于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
教学的气氛应当是和谐的,这样才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学生要敢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主动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儿童的思维发展顺序是: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想象逻辑思维。因此,儿童最初学习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时,必须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从动作感知到建立表象,再概括上升为理性知识。学生能一边操作,一边学习,这也是主动参与的表现。电脑在学习中的广泛运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为主动地学习。
学习中最大的乐趣莫过于看到学习的成果老师要努力使学生的学习练习做到难度适中,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等特点。这样学生在面对学习任务时就不是望而却步,而是跃跃欲试了,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具备了敢于探索的勇气和信心,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也有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创造的气氛中被唤起了创造的欲望。
学生通过自主能动的学习,使学习更有效,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教师、学生以及数学课堂都必须进行身份的转换,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数学课堂必须成为数学学习和交流的主要场所。
4做好教学计划,加强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教的效率要有所提高,需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教学的每个细节都达到教学的目标。出于目标,又归于目标,所以教学目标必须明确,一切的备课、上课和课后的复习、总结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教学的有效性,或者说提高教学的效率,并不是说要投入很多的时间,投入很多的精力去教、去学,而是要在有效的时间内使教学的效率的到提高,使教学的工作落到实处。花大量的时间,不分高峰期、低谷期的教学,或者说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无效的教学,那都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徒劳而无功。
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观念,教师在进行课程和教学设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