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团队成型(2 / 3)

而且,每一个程序都有着极具特性的因素在里面,不同的技术人员,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是对于优秀的程序员来说,看到一对代码,基本上就能看出这些代码的作用。

就像现在的郑先知,他只是看了几页,就看出了这个是通讯结构的代码,而且很明显可以看出方启博的编程实力比自己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因为如果按照自己的习惯,要写出这样的代码逻辑,估计需要好几倍的代码堆在一起,才能够完成。

这是程序猿才知道的钢铁事实,代码长度,代表着编程者在技术方面的经验和造诣,也代表着编程者的逻辑能力。

而后者,比前者重要。

代码逻辑,可以代表一个人的技术,但是技术却不能代表逻辑。

越是简单,越是直接,越是清晰的代码,越是能代表编程者的实力。

所以很明显,郑先知从这几页的代码里就可以看出,方启博的能力,比他高出太多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老师,可以带出这么优秀的学生?

他心里没有答案。

也找不到答案。

毕竟现在国外it行业的天才,一直层出不穷。

那方启博是国内的天才?

郑先知最后把问号给取消掉了,不然他想不出这个应届毕业生,何来这样的造诣。

方启博这时问道“怎么样?能看出来吗?”

郑先知吐出一口气说“这是通讯类产品代码,不过我没有看懂这些代码的逻辑是什么。”

方启博闻言笑了笑,郑先知可以看出是通讯类代码,就等于过关了。

因为这些代码,是《微讯》的朋友圈代码,按照前世的《微信》转变过来的。

所以郑先知看不懂一点也不奇怪,要是看懂了,那才见了鬼。

“你看不懂很正常,因为这个代码其实并不是通讯类产品使用的东西,是我改变了逻辑之后,才编辑出来的。”

郑先知被说的一头雾水,既然不是通讯类产品使用的代码,那你还搞上去干嘛?吃饱了闲得慌?

方启博一看郑先知的表情,就能大概猜出他心里怎么想的,于是笑了笑说“你是觉得我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是吗?”

郑先知也不避讳,直接点了点头。

这就说明他也是个直男,根本心里藏不住事情。

方启博摇了摇头说“以后你就知道,我从不做没有意义的事情。”

接下来,两人一番畅谈之后,方启博对郑先知还是蛮看好的,而郑先知心里对方启博的敬佩也自然不用说。

因为他根本就听不懂,但是也觉得很有道理。

而且方启博看互联网的体验,乃至透露出来的设想,都让他觉得无法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

例如,方启博说日后公司要做一个浏览器,这个浏览器还要具备“云功能”。

对于“云功能”郑先知就理解不了。

a电脑上网收藏感兴趣的网址,在b电脑上网可以调出a电脑那边收藏的网址?

这对于现在九成网民都在使用ie上网的时代来说,是个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对方启博来说,“云功能”是后世烂在大街上的东西,说白点无非就是本地缓存数据被传到了云端服务器,然后不管你换多少台电脑,都依然可以调出缓存数据的网址。

所以不管用户储存了多少网址,无论用户怎么更换电脑终端,只要登陆,就能够打开属于自己收藏的网址。

而且这样的技术不但在浏览器里面被广泛应用,甚至在许多软件的客户端,有这个功能。

例如杀毒软件的设置,例如某输入法的习惯,等等等等

放在后世哪个客户端或者哪个浏览器没这个功能估计会马上被淘汰,但放在这个年头,这种服务根本就连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