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二十四号飞船上。
刚到太空的谢菁,兴奋的指着一个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安安静静停驻,由四个太空舱组合在一起的人造物体说道:“快看,那个就是为我们火星登陆做保障的太空中转站吧!”
朱光成点点头说道:“对,那个就是火神号中转站,等我们出发一周后,地球指挥中心就会开始安排后续的发射计划。”
“将会有四艘火箭从地球发射升空,并且与这四个货仓交会对接后,拉着他们往火星的近地轨道飞。”
“这四个太空舱分别是一个返回舱,一个燃料仓和一个设备仓,一个补给仓。”
“返回舱和设备仓会与我们一同降落火星,其他两个则在火星近地轨道上等待我们。”
“等到我们在火星地面科考任务结束后,将会乘坐返回舱,从火星升空到火星近地轨道,与等待我们的燃料仓以及补给舱会和之后,利用燃料仓里的燃料,以及补给舱里的补给,返回地球。”
“回到地球近地轨道后,燃料仓和补给仓都会被丢弃掉,最终我们只乘坐返回舱降落地球。”
一个返回舱,其实也就只装了一百多吨的燃料,但是因为返回舱就只用将五个宇航员和一些火星土壤带回去,起飞重量加起来都不到三吨,再加上火星的重力又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所以一百多吨的燃料足够将他们送上天了。
至于后续飞回地球的燃料,自然就靠一直在火星轨道上的燃料补给仓咯,交会对接一下,就可以使用燃料仓的燃料送他们回地球了。
唯一可惜的就是他们这次乘坐的降落舱是无法带回地球了,将近20吨的降落舱上的那么多设备仪器,以及人工冬眠仓等东西,都无法带回去,只能永远留在火星上了。
大家把实验数据带回地球就行。
这也是目前地球科技唯一能做到的火星地球往返方案了。
至于宇航员们回程时没人工冬眠仓用?
发往火星近地轨道上的补给仓上也会带五个人工冬眠仓的。
只不过在回到地球时,是不会带回来的。
也就是说,一趟火星之旅,要使用十个人工冬眠仓,而且受到现有技术的制约,这十个冬眠仓还无法带回地球,最终都会丢弃掉。
这就是为什么航空航天,深空探索只有超级大国才能玩得转。
真的太耗钱了!
一次火星登陆计划,预计需要花费大概千亿人民币,最终只能带回五个宇航员,以及一百多千克的火星土壤,和一堆实验数据。
其他一切为火星计划准备的设备、物质、器材,全都带不回来!
这么费钱的事情,在地球上也就只有美国人和华夏人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以及资金能够做到了。
哪怕是俄国,现在也根本没有技术和能力独立支撑本国的登火计划了。
至于欧盟,钱凑得出来,但是根本没这个技术。
不管是用于近地发射的超重型火箭,还是深空通讯技术,或者火星降落技术,太空自动交互对接技术,欧盟全都没有!
想立项火星登陆这种雄伟的计划,也无法做到!
......
飞船舱内,当飞船进入了预定轨道,并且自动导航开启,校正了航线后,开始往火星驶去后,朱光成便对其他宇航员们说道:“已经成功入轨了,飞行状态也一切良好,你们可以开始进行冬眠了。”
“接下来的两天将会由我和谢菁值班,两天后我会唤醒阮松梅,由她来进行值班。”
“至于两位不参与飞船操纵的科学家同志则直接长期冬眠就行,等我们要抵达火星近地轨道时,会唤醒你们的!”
两位科学家不用负责飞船的日常运营,那就直接冬眠好了,这样不但可以省下物资的消耗,还可以轻松度过枯燥的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