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1 / 1)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刘协最终的出来一个结论,失败的原因是蜡烛达不到所需要的温度,还是必须使用乙醇,也就是酒精。

工业上一般用淀粉发酵法或乙烯直接水化法制取乙醇。

乙烯现在正是刘协缺少的,只能使用发酵法提取。

用含糖类的农产品,如玉米、高粱、薯类以及某些植物的果实等,经过发酵、蒸馏,可以得到95的工业乙醇。

玉米、薯类现在没有还在美洲大陆呢,但是有高粱。高粱是酿酒的一种主要原料,一想到酒,刘协又是双眼放光。

这岂不是又找到一种坑,不,赚钱的路子吗?

这个时代的人都好酒,但是他们不懂得蒸馏技术,酿出来的酒都是浊酒,浑浊、酒精度数低,体质稍微好一点的人就敢说自己千杯不醉。

于是,刘协立即让贾诩去收购高粱,让陈宫按照图纸去建设酒厂。

两人一听刘协要酿酒,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一定是先帝又托梦了。

当初刘协说要造纸,陈宫不信,结果真的就造出来了,朝廷吃了一个闷亏!

后来要制盐,陈宫信了,全力配合,结果赚的钱国库都装不下。

现在要酿酒,陈宫自然知道有口福了,而造纸、制盐都没有参与的贾诩,下定决心一定要参与进来。

对于现代人来说酿酒很简单,尤其是南方人,家里有点吃不完的剩米饭都能自己酿成米酒。

北方人就更不用说,生长在农村的人几乎每个村都有一家或者几家酿酒,卖散酒。

刘协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小时候就生活在农村,外公家就酿酒。耳读目染,各个流程倒背如流,一定能够造出来。

口味虽然比不了各大酒厂生产的酒,但也绝对是正宗的二锅头。

算算开始建设到出酒,最少也得一个月时间,刘协可等不了那么长时间,于是用了最方便快捷的一种,直接用浊酒蒸馏,第一遍酒精度不够,就再蒸馏,如此反复蒸馏,虽然达不到95°,但至少也就90°。

一个星期后,刘协和马钧两人制造了一个温度计。

用一根特制的玻璃管,里面装了加入红色素的酒精,一支温度计就做好了。

如何知道现在的温度呢?

这个简单,首先,井水!

通常情况下,由于井水和地表间距离较大,不会受到气温影响,受地温保护,井水温度会保持在3。98c(即常说的4c)左右。

派个人下井刻下标记,然后再把温度计放进开水里面,就有了对照表,中间慢慢分割就行。

点燃酒精灯,再一次做实验的时候,刘协成功了。

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重油都给提炼了出来。

又用了两天时间,从重油里面提炼出来了凡士林、石蜡、沥青。

从头至尾,马钧都在刘协身边帮忙打下手,顺便记录各种油的出油时间和温度。

有了石蜡以后,问题又随之而来,没有催化剂,乙烯无法凝结为聚乙烯。

就在刘协一筹莫展的时候,陈宫送来了温暖。

东汉最负盛名的道士左慈带着徒弟葛玄近期来到长安,被陈宫给请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