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二章 董搅屎棍(2 / 4)

现在还没有搞选举的民众基础。

他准备将内阁内部的决策民主给建立起来。

他还准备建立一个元老院,用来收纳那些退休的高级官员。

作为内阁的决策咨询机构。他还将授予元老院对内阁的质询权,让他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左季高的做事风格,董书恒还是比较喜欢的,务实高效,雷厉风行。

只是左季高的性格有些刚硬,工作中特别容易得罪人。

军部那边,董书恒没有怎么动。军队的权利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夏宫的后院是董家的生活区。这些各种风格的建筑,有水榭、有喷泉。

一家人在此生活得很开心。几位夫人,每人都分了一栋楼。

大儿子董华已经四岁了。都到了该进学的年纪了。

董母最近跟董书恒提过好几次,要给孩子们延请名师。

以前的帝王之家都是这样,皇子们都有专门的老师来教导。

但是董书恒并不想要自己孩子在深宅大院中长大。

但是董母,包括孩子的母亲们都不放心孩子直接放到普通的学校去读书。

于是董书恒准备在夏宫边上专门建立一所机关学校。

这是从幼儿园到中学一贯制的学校。生员主要是那些在复兴军内阁和军部各个机关工作的人员家的孩子。

现在的新京西部包括后世圆明园、颐和园等园林区域都已经连城一体。

各个机关的大楼和一个个生活区拔地而起。

与周围原有的园林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如果从空中看去就像是一个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园林城市。

老城那边的城墙,董书恒也没有让人拆除,这也算是历史遗迹了,虽然这些老城墙早就已经失去了防御的价值。

现在游客和居民都可以随意爬上去。城墙上已经是城墙根儿居民饭后散步的好去处。

现在老城墙上又开出了一些豁口,因为原本的道路和城门严重阻碍了交通运行。

所以董书恒让人在的需要联通的地方,在城墙上打开缺口。

在保留城墙的同时还不影响到市民的通行。

现在的新京人口已经达到了几百万,比满清时期的还要多。

这么多的人口一部分是复兴军进驻的时候带进来的。那么多的总部官员还有他们家属加在一起就有几十万人了。

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各个书院的学生。

这些学生很多毕业了之后还留在新京。

再加上复兴军治下的商业更加的自由。

作为政治中心,新京的商业活动非常的发达。

在城西新城,董书恒当初还专门规划了商业区。

老城区里面就更加的传统一些,什么羊肉胡同、瓷器口都已经规划成为了特色市场。

八大胡同肯定是被复兴军取缔掉了。

复兴军的治下原本的那些风月场所都已经被查封。

那些可怜的女子都被送到了边远的农场,学习生存的技能。

其中大部分人都已经嫁给了那些老实巴交的农场工人。

新京市对那些老市场进行了专门的规划修缮。

让这些地方不仅仅有商业职能,还是一定的旅游参观功能。

进京参观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一项时髦的活动。

作为一个政治中心,最大的优势就是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流聚集过来。

新京的官府要是连这个都利用不好,那么也就算是失职了。

年初的时候,诸事繁忙,董书恒一般是不会出去的。

只有将一年的事情都给理清了,他才会放手出去视察。

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成例。

“总统,有一份新的欧洲简报。